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作者: 月牙儿深圳 | 来源:发表于2019-07-16 22:17 被阅读0次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第一心理 2019年4月25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大约在一年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老好人的坏处以及各种不利影响,并与读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关于这个话题,今天准备展开描述,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永远不要做一个老好人?如何理解这个命题?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首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好人呢?对于这个问题,考虑的角度不同,答案也是不同的。行为心理学上对于“好人”这个群体有一个普适性的总结,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是好人,一般而言,好人具有八大典型特征。

1.不懂得拒绝别人

即使别人的要求让自己内心抗拒,却很难开口说“不”。

2.习惯说“对不起”

即便错不在己,也会下意识开口道歉,“对不起”是他们的口头禅。

3.畏惧冲突

他们总是会尽自己能力去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害怕出现冲突。

4.总是过度解释

怕别人产生误解,害怕对方不理解,所以习惯详细解释自己的做法。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5.喜欢证明自己

他们总是力求证明自己,很享受被人信赖和依靠的感觉。

6.缺乏明确立场

在重大问题决策方面,面对不同决策,他们往往考虑太多,不敢明确自己立场。

7.是很好的聆听者

在交流沟通方面, 他们总是扮演聆听者的角色。面对尖锐问题,他们更擅长巧妙回避,并且更习惯把问题埋藏在心底。

8.看重面子

因为在乎在别人心目中的“好人印象”,很多时候,他们宁可牺牲自身利益。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总而言之,老好人的人际行为标准是:通过牺牲自己,委屈自己,来达到取悦别人的目的,并以此换回一段被认可的关系。

自我压抑型和讨好型的结合

心理学家指出,从性格角度看,好人这一角色属于自我压抑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的结合,他们自身承受了很多压力,却还要忍气吞声的讨好他人,他们活得很累,感受不好,但是他们却无法摆脱自己这种状态。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在《萨提亚转化式家庭之治疗》一书中,著名心理学流派萨提亚流派提出一个沟通模型,包括自我、他人、情境三方面。同时,它还总结出五种不同的沟通模式。

其中对于没有自我,只有他人和情境的类型,称之为“讨好型”人格。讨好是这类人的一种求生存的应对姿势,在压力情境下,他们往往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认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正是因为这个心理原因,他们会取悦一切人和事,唯独不在乎自己。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讨好型人格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界限。他们做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自然而然会害怕别人的不满和差评,这个做法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原则,在交往中也丧失界限。而这种丧失界限会导致双重问题

一方面,他们会丧失自我的界限和原则,即使别人会突破自己的底线,也很难做出反抗。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突破别人的界限。因为上述的原因,他们也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期待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但很多时候,会因为别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而受伤,并引发各种人际痛苦。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我们应该做好人吗?

我们应该做好人吗?做好人对我们好吗?从心理层面看,我们不能一味的做好人,一味的老好人只会摧毁我们,一味的接纳、接受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关系畸形化、不健康化。

并且,缺乏情感层面回应和沟通的社交关系不过是自虐过程,你终究只是一个自我压抑者、讨好者罢了。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萨提亚转化式家庭之治疗》

《人格心理学》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大约在一年前,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老好人的坏处以及各种不利影响,并与读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关于这个话题,今天准备展开描述,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永远不要做一个老好人?如何理解这个命题?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首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好人呢?对于这个问题,考虑的角度不同,答案也是不同的。行为心理学上对于“好人”这个群体有一个普适性的总结,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是好人,一般而言,好人具有八大典型特征。

1.不懂得拒绝别人

即使别人的要求让自己内心抗拒,却很难开口说“不”。

2.习惯说“对不起”

即便错不在己,也会下意识开口道歉,“对不起”是他们的口头禅。

3.畏惧冲突

他们总是会尽自己能力去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害怕出现冲突。

4.总是过度解释

怕别人产生误解,害怕对方不理解,所以习惯详细解释自己的做法。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5.喜欢证明自己

他们总是力求证明自己,很享受被人信赖和依靠的感觉。

6.缺乏明确立场

在重大问题决策方面,面对不同决策,他们往往考虑太多,不敢明确自己立场。

7.是很好的聆听者

在交流沟通方面, 他们总是扮演聆听者的角色。面对尖锐问题,他们更擅长巧妙回避,并且更习惯把问题埋藏在心底。

8.看重面子

因为在乎在别人心目中的“好人印象”,很多时候,他们宁可牺牲自身利益。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总而言之,老好人的人际行为标准是:通过牺牲自己,委屈自己,来达到取悦别人的目的,并以此换回一段被认可的关系。

自我压抑型和讨好型的结合

心理学家指出,从性格角度看,好人这一角色属于自我压抑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的结合,他们自身承受了很多压力,却还要忍气吞声的讨好他人,他们活得很累,感受不好,但是他们却无法摆脱自己这种状态。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在《萨提亚转化式家庭之治疗》一书中,著名心理学流派萨提亚流派提出一个沟通模型,包括自我、他人、情境三方面。同时,它还总结出五种不同的沟通模式。

其中对于没有自我,只有他人和情境的类型,称之为“讨好型”人格。讨好是这类人的一种求生存的应对姿势,在压力情境下,他们往往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认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正是因为这个心理原因,他们会取悦一切人和事,唯独不在乎自己。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讨好型人格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界限。他们做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自然而然会害怕别人的不满和差评,这个做法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原则,在交往中也丧失界限。而这种丧失界限会导致双重问题

一方面,他们会丧失自我的界限和原则,即使别人会突破自己的底线,也很难做出反抗。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突破别人的界限。因为上述的原因,他们也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期待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但很多时候,会因为别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而受伤,并引发各种人际痛苦。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我们应该做好人吗?

我们应该做好人吗?做好人对我们好吗?从心理层面看,我们不能一味的做好人,一味的老好人只会摧毁我们,一味的接纳、接受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关系畸形化、不健康化。

并且,缺乏情感层面回应和沟通的社交关系不过是自虐过程,你终究只是一个自我压抑者、讨好者罢了。

相关文章

  •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第一心理 2019年4月25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大约在一年前,笔者曾...

  • 《永远不要相信好人多》丨《对战小冰》第78首

    《永远不要相信好人多》 就像永远不要相信坏人少 更不要觉得 自己是个好人 在我的老家 有一句方言叫作: 都不是好人...

  • 你认识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认清自己是谁。

    1、不要试图去做一个好人,而是要做一个有实力的人。 2、永远不要对任何人掏心掏肺。因为你的心和肺,只要在变成他们饭...

  • 永远不要做“好人”

    这里所说的好人,指的是老好人。好人,本来就是一个褒义词,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在前面加一个老字,就全变味了。 网上有人...

  • 星爷系列电影

    1.《功夫》 观后感:自己变得强大后不要忘记初心,永远做一个好人。 2.《国产凌凌漆》 这一张图片就表达了整部电影...

  • 2021-11-15

    1、不要试图做一个好人,而是要做一个有实力的人。 2、多在乎自己感受,少去迎合别人。 3、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

  • 鼎然短文:做一个带刺的好人

    鼎然短文:做一个带刺的好人 你不要以为不去伤人就没有人伤你,你也不要以为做个好人就没有人坏你。在这个世道不会做好人...

  • 忽然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傻呵呵的了

    做人,还是要聪明点,不要太做一个好人了,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 不要做一个好人

    不要做一个好人,也不要做一个坏人,做一个轻松快乐的,超越好与坏定义的人。 稳定的收入和作息,才能保证稳定的情绪。 ...

  • 做一个好人

    做一个好人 文/孟祥忠 做一个好人 需要咀嚼 波澜壮阔的大海 做一个好人 像蜗牛前进 做一个好人 没有奖状 没有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做一个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bx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