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交车上的罗辑思维
以前大三大四的时候,周末都会去找对象。坐直达公交或者是班车需要一个小时,而我又有些晕车,因此在车上啥也看不了。无意间发现了《罗辑思维》,一款有态度的点评当下时事的栏目。每一期节目在50分钟左右,正好伴我度过漫漫旅途。
主持人叫罗胖,真名罗振宇,是一名人大的高材生。听他讲了很多的奇人异事,古代西方的科学是从宗教起源的,讲爱迪生与特斯拉之间的故事,蒋介石与军阀,胡适与他的中国哲学史,李鸿章与慈禧太后那个时期发生的事,杜鲁门与赫鲁晓夫的权衡与较量,价格的波动等等,他也会讲许多很冷门的知识,时间长,因此比较有深度,开阔眼界。看过之后,有的话题我也会与小对象聊一聊。可谓一种不错的求知与碎片时间的处理方式。
后来他开始推销书,比如张五常先生的《五常经济学》,一直还没有时间拜读。再往后,听说这个节目越来越商业化了,而我也要毕业了,所以听《罗辑思维》不知不觉就从我的生活中淡出了。
二、地铁上的《三体》
研究生期间自己有了点小积蓄,于是就开始私下里打一打小算盘,满足下自己的小心思。比如说换个苹果手机,苹果电脑,买台单反,kindke买个彩色便携打印机等等,活脱一个注重颜值的数码产品控。不过一年半下来,唯一分期买上的iphone还被厕所给毁了。从此下一颗iphone的种子又种下了。
说起kindle,知乎上都说那是装叉神器,适合于经常出差的人。我虽然觊觎它,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好人送了我kindle,我开始手足无措,开始摸索着用它来读书。起初确实没太用上,因为平时课比较多,所以它有充足的时间休息。
后来也是偶然听某位恩师讲,应当读一读科学小说,拓宽一下对小说的认识,也拓宽下想象力。于是我买了《三体》,读完三体真的是一个励志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故事。
开始读并没有什么感觉,而且对一些物理领域的专业术语也听不太懂,于是龟速前进。因为研二没有课,所以就给自己找了校外的兼职,在来回坐地铁的途中,我就拿出书来读,每次读上几页,慢慢的,第一部就结束了,而由于对情节已经走了较为熟悉的了解加上科幻小说的独特魅力,几近让我爱上了读kindle,而kindle也确实成为了我的地铁神器,它很小,冬天的时候塞在我的口袋里都是没有问题的。
最近我在用它看《人类简史》,非常方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