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说:“成大事者,绝不该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浪费时间。争执只能让人脾气变坏、丧失理智。你们自认为有理,那么都应互相谦让一步。让出一步,能让你展示你的高风亮节。与野狗夺路被咬,不如让行;即使杀死野狗,也不能愈合你的伤口。”
《点点滴滴》杂志中的一篇文章,给出了一些避免争论的建议:
1.欢迎不同的声音。如果合作双方意见完全一致,那么其中一方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一方提出不同意见,你首先要表示感谢,也许这个意见会让你避免犯下大错。
2.不要跟着感觉走。别人提出反对也很正常,这是人类出于防卫的本能。但要注意:一定要保持平静,不要被第一反应左右,这样会导致重大错误,错过明智的判断。
3.控制情绪。一个人脾气的大小,决定了这个人的气量和将来可能取得的成就。
4.学会聆听。让不同意见得以表达,不要阻止别人发言。不要出于维护颜面而争执,那样只能加深误解和矛盾。应积极努力沟通,而不是反过来争执。
5.求同存异。别人有不同意见,你应该想想哪些对你有用,哪些你可以同意。
6.以诚待人。不怕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人。有错误,就应该向别人真诚道歉,这样有利于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
7.重视不同意见,并认真思考。反对意见可能是明智之举。不然,当事实证明别人是对的,那时你将无地自容。
8.感谢反对意见。提出反对意见,就说明别人和你一样,关心某事。如果你视反对意见为一种善意的帮助,那么你很快就会收获新的朋友。
9.谨言慎行。如果你要推迟讨论,那么下次讨论前一定要把问题想清楚。你需要问自己这些问题:“反对意见是否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对方的立场是否站得住脚?我的反应是就事论事,还是夹杂有个人情绪?是否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是否还能让对方给出更多建议?讨论会成功,还是失败?代价是什么?我如果保持沉默,反对意见会消失吗?这是否意味着新的机会?”
每次争辩,十之八九,结果都无非是让双方更加笃信自己的观点。
争辩结果无非是您赢了,他输了。即使赢了,结果还是输。
为什么这么说?想一想,假如您赢了辩论,证明别人是错的,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可那又能怎样?您自我感觉或许很好,但是对方的感受呢?对方只是觉得受到了羞辱,自尊心受到伤害,自然他会不可避免地嫉恨您的胜利。
即便对方口头承认失败,但内心是不会认输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有过一段非常智慧的话:
“如果你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或许一时逞强赢得一场辩论,但这种胜利最终是毫无价值的,也得不到任何人的好感。”
所以,你要搞清楚:你到底是想要赢得一个毫无价值的、口头上的辩论胜利,还是赢得别人的好感?孰重孰轻?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和别人争辩,不仅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而且破坏了大家的兴致,不争辩才是最好的争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