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很多决策依赖于情绪系统的输出,这部分大脑属于典型的经过了漫长进化时间所雕琢过的,决策机制严重适应远古社会的模块,比如在物质贫乏的远古时期,不管什么时候遇到富含热量的食物必吃无误,所以我们的情绪大脑只要闻到美食是绝对不去克制诱惑的。
当我们在学习新东西,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会放弃?因为我们下意识会对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成功后所得的收益做一个评估,尤其是面对困难的评估:我们都知道学习任何一个技能一开始可能还有浓厚的兴趣,过了一阵子就会遇到典型的分水岭,你会发现未知的东西比你想象得要多,困难重重,似乎一眼看过去没法确信什么时候才能掌握,甚至觉得有点不可能,当觉知到的困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的大脑便会想,既然很大可能最终失败,甚至看不到成功的可能,为什么还要费力学习?这是一个聪明的决策,但权衡性价比应该是每隔经济个体的原则,这个决策笨就笨在,它把困难评估得过高了,因此决策的前提就弄错了。
Unknown Unknown是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东西的话,你也不会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它。新知识就是这样的特性,掌握后觉得很明白,掌握前觉得不可能。在这样的认知下,你自然会高估前方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解决你的困惑。而事实上,只要智商没根本的差别,别人大脑能掌握的知识你的大脑也能掌握,你所感觉到的巨大困难只不过时事因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unknown unknown.你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地踏遍这块知识版图,当你掌握了那些你该掌握的知识后自然就柳暗花明了。
用最小的代价解决手头的问题---这里的问题在于,难道我们计算收益的时候仅仅考虑是否解决了手头的问题吗?如果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了其他的收益呢?
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你踏遍互联网翻了若干教程、网站、书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同时还知道了以后遇到欸四的问题该到哪些网站最快最有效地找到参考,你还知道哪些网站时寻找这个领域最有价值信息的地方,说不定你在到处乱撞 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若干意想不到的收益。
生活和工作中,很大程度上你遇到的每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你遇到了某问题,那么很大的可能性你以后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但如果只寻求一时的“聪明捷径”而放弃了蕴藏在问题背后的动手解决、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那才是更大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