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每位教师都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在形式上有某些要求的正式文件,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和札记。这种记载对日常工作颇有用处,它是进行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写作提出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写教育日记32年,多么可贵坚持,多么敏锐的观察力。为什么当我也想记教育日记时,却迷茫的不知记什么好。这既是观察不仔细,又是没有或者不能做一些思考。现今对于我来说教育日记写作最突出问题是不会写。具体表现:不会取材、不会组织、不会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随时准备一个记事簿,记录下日常教育工作中有意义的事件和自己的深刻思考。在坚持积累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反思,才能发现教育真理的实质。
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告诫我们:教师坚持记录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他在自己的日记里空出几页,专门记载自己关于知识的巩固性的想法。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他认为,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
正是持之以恒地记录教育日记,才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中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和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
“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是引起你一些模糊猜想的每一个事实,都把它记入记事簿中”
“积累事实,善于从一些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智力基础,就必然有顿然领悟的时刻,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实质,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
是日记促进了思考,还是思考产生了日记。
写教育日记需要作者对周围生活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仔细观察生活并善于体悟生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并不是因为教育生活本身缺乏新意,而是自己缺乏对教育生活的关注与体悟,不能从“平淡无奇”的教育生活中挖掘出“新意”。
善于观察,善于感悟每天的生活,才是写好教育日记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