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害怕

不要害怕

作者: 咻咻咻小盆友 | 来源:发表于2019-11-27 11:00 被阅读0次

两周前,小丸子推送了个视频给我:《闪光少女×简里里:成为女性》。

隔了可能一周吧。我等到了小蛙睡着后一切都放松下来的周末夜晚,安静地看完了这个视频。这个视频很好,它留给我三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  “社会文化是怎么阉割男性和阉割女性的?男性就是我要喂养你,我要把你喂养得白白胖胖,但你内在是没有任何力量的。然后对于女性就是,你要成为圣母,但是我要你内在觉得你不值得,不值得那些好的东西。”

  --  “愤怒,是非常好的力量,尤其是对于女性。……你要大声地对这些不合理的、对于你的边界的侵犯,你要用力把它砸出去。”

  --  “我觉得女孩子们都处在一个焦虑里面,这个焦虑就是:我应不应该谈恋爱,我应该和谁谈恋爱,我应该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我能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最终,我觉得底层的东西就是:我值不值得。你看所有的问题里面,都写满了害怕;如果再深一层的话,都写满了害怕犯错,然后大家是在害怕里去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包括女孩子能不能美。圣母是不能美的。美这件事情,本质上是你对你身体有没有控制权。”

视频看罢后,我加了简里里的公众号,看了许久简里里写下的文章。这个夜晚,就像是一份礼物,是我忙了一整天后,还能在微凉的夜风里静静和自己相处。时不时的,周更小伙伴们会给我这样的讯息:我的文字是有力量的,有积极乐观的调调。原先,我并不知道这股力量和乐观劲的来源在哪,甚至我大部分时候看问题的切入点是悲观的。经过这么多天,一点点地慢慢想,我突然有了点觉察,我不断push自己往前走的蛮劲、内心的力量感、选择的自由感,它的背面有着成长过程中不被老师认可、以及受到区别对待的痛苦。

因为是我

在小学高年级与初中阶段,我经历过两任班主任。如果问我对这两位老师的感受,我会很直率地说:我不喜欢她们,也不愿意再见到她们,觉得她们和我的生活没有一丁点的关系。她们是陌生人。甚至,我在打下这段话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内心愤怒的情绪在心底翻滚。在我高中、大学甚至是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说起这两位老师带给我的回忆和一些与她们相关的经历。那时的我,一说起经历的开头,就会气愤地全身颤抖,有时还会哽咽地无法说下去。

从小,我是个成绩拔尖的孩子,在大型考试中摘得班级第一或年段第一,这是常事。但是,我并不是个班主任框架里上课认真听讲、遵守学校规范以及起到榜样带动作用的“乖孩子”。相反,我上课讲悄悄话、偷看漫画、传小纸条,课前课后则是迟到早退翻墙爬树,和一群同样不被老师喜欢的同学们打得一片火热;可一转头,拿下全班最高分的依然是我,是那个在课堂里聊天聊得笑意满脸的我。于是,我就成为班主任重点整治的对象。

同样是迟到,因为是我,我被班主任惩罚站在门口看大家上课上一整节课;

同样是截获传递的小纸条,因为(猜测)是我,我被班主任直接提溜上讲台公开怒骂了十多分钟。直到,真正写纸条的同学看不下去,自告奋勇给老师说骂错人了,但她反被老师宽慰了几声这事儿就算是结束了。

类似这样的事很多。这个过程中,两位班主任都让我觉得,因为是我,因为我身为一名女生,所以她们需要用让女生感到颜面尽扫的方式去“教育”我。从一开始撤除我的一官半职,到对我区别于其他同学“加重版”的惩罚,甚至到“请”我的母亲到办公室公开数落我的不是,以及在背后对我这个人本身做出特别不善意的评价。这样的经历延续了六年,对我造成了特别大的心理伤害,期间甚至一度影响了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毕竟谁家父母被老师当面告状能控制住内心熊熊燃烧的怒火呢?

庆幸的是,我始终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在应试教育里,升学考试的高分就是最重要的事。所以,即使时常被班主任摁着以非常狼狈的姿态“摩擦摩擦”,但在小学、初中的升学考试中我都以班级第一的成绩和老师飞速作别。同样庆幸的是,除了班主任外,多数主课老师喜欢我;我的父母慢慢的发现这事儿太过于有针对性,也学会了“自保”手段,看到老师就躲、避免和老师单独说话、尽量接不着老师电话等等,经过数年对我的棍棒教育,他们最终选择站在我的身边,乐意听我说些快乐的事认可我是好的;而我身边的好朋友依然很多,那些真心逗我开心的好朋友相伴我至今。年少时漫天的快乐,远大于这难以忍受的欺辱。

笨拙的努力

年少的经历,让我认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权威者的评价是重要的,但并不是世界唯一的准则。更重要的是,家庭是我的避风港,凡事有苦都能和爸爸妈妈倾述,他们不是我的敌对面;看清楚不同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做好这件事就足够了;做自己愿意做且很享受的事,也好过违心且憋屈地去遵循不一定合理的要求。

年少的经历,还让我觉得,不喜欢、不善待一个人其实很简单。特别是,有权威的人,她可以“唯心”地去选择很多方式,让我的感受难堪且羞耻。因此,我对别人对我“无缘无故”的喜爱是没有任何信心的,我习惯于用行动去为自己争取更多机会,因为这看起来更可靠些。同时,老师对我们输入的标准框架,也不足以让我认可和信服,毕竟我自己在这样的框架下就是不被承认的;我必须去探寻和构建自己的人生框架和价值观。我看了特别多的书,什么书我都乐意看一看,书让我快乐,也给展示了一个更辽阔,温暖有思辨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喜欢上自己,让自己感觉自信和快乐,是我觉得特别重要的课题。

在高中、大学甚至是工作阶段,我一直都笨拙且真挚地努力着,也像是从小不被待见的孩子那样学会了察言观色揣摩他人心意以求不被辱骂。与别人相比,我会做翻倍的案头工作去争取一些机会或者是达成最终的工作结果。起初,我得到了权威者的夸奖,我会觉得:这是真的吗,他高估我了吧?我收到权威者兑现给我的奖励或是礼物,我会觉得:天啊,他(她)怎么人这么好。直到工作了第二年后,我才真的能够打心眼里认可自己,这是我应得的,我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很好。

成为女性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理解了简里里在《成为女性》这篇文章里写下的一段话:“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两种力量。一个是愤怒的、野性的力量;一个是犹豫的、害怕的、隐忍的力量。……那个犹豫的、自卑的、自我怀疑的力量,是她要穿过漫长的历程,是穿过苏明玉、穿过延熹甄嬛、穿过妹妹大嫂,去探索去建构、去付出代价,去成为女性。” 在我五、六年级时,我经历着班主任和父母对我的集体不认可。甚至,有次我穿着很单薄的内衣就被父母要求在门口罚站一个小时。当时,我一听见往来的脚步声,就非常努力地自己缩得小小的藏在鞋柜跟前,我非常害怕被路过的邻居看到。现在想来,一个人的时候,我还真没少哭过。在那些被屈辱对待的时候,我是心碎的,是无助的,但这份难过我在人前必须咬紧牙关死不落泪。往往我爹娘看我这份倔劲,就会想着把我狠处打,至今我大腿上有层片肌肤是没有知觉的。我想,我肯定有着很多的害怕和自我怀疑:我到底是应该被这样屈辱、被不平等对待的,还是能够被自己和他人喜爱?所以,我持续地摸索和探究,从书本里、从和其他人的关系里、从我做的事情里,一遍一遍地去确认我是怎么样的人。

前几天,我看到朋友转发了关于宇芽相关的文章,她写到:不要害怕,保留证据,保持清醒。她的评论瞬间击中了我。我要谢谢我自己,即使不被喜爱也不忘记保护自己的真心;看到了自己的痛并且很早就尝试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自己;即使害怕着但从不怯于持续去学、去做、去思考,而且特别勇于去体验,就这么不回避地迎头赶着去。它的背面,是我很早就经历着个人独立化的过程,反正我看着本身就很多地方是错的,所以我也不畏惧犯错能够承受得住责备,当然也学会了承担责任,享受了自由感。

谢谢身而为人强大的求生欲和为了自我疗愈所做出的努力。往后,如果我害怕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伴随着痛苦的往往是成长和蜕变,就想着:我是我,我是女性,我有力量。


最后,分享一首很应景的歌《still fighting it》,还有一张图。

不要害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害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py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