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千古一相,有人会说诸葛亮,因为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的近乎神人,他的故事也流传的最多,就连小孩子都知道他;也有人会提王安石,他除了是知名诗人之外,还有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影响了后世一千年,但也有人说张居正,因为他的革命几乎挽救了濒临灭亡的明王朝。当然,更多的人会说管仲。而小编也更偏向于管仲。为什么呢?因为管仲作为春秋第一人,如果没有他,便没有齐桓公姜小白的不世霸业,正是管仲的出现,才拉开了春秋五霸的舞台大幕。
我们都知道,管仲本来是扶持姜纠的,为了帮助姜纠不惜射过姜小白一箭,后来,姜小白成了国君,本来管仲是必死无疑的,但他的好朋友鲍叔牙非常受姜小白信任,在他的苦苦劝说下,齐桓公终于接受了鲍叔牙的大度让贤,先把管仲从鲁国接回来,然后出将入相,共图大业。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并不是鲍叔牙慧眼识珠,认准了姜小白会成就大业,管仲看走了眼,恰恰相反,正是管仲认为姜小白非池中物,在大家纷纷不看好姜小白的情况下,极力劝说鲍叔牙辅佐姜小白。他自己虽然没说,但也可从侧面看出,他真心想辅佐的是姜小白。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双双辅佐姜小白后,管仲更是尽心尽力,姜小白虽是明君,但他优柔寡断,耳根子软,而且非常孩子气,没有主见,骨子里却是阴狠的,他这种性格,鲍叔牙是控制不了的,鲍叔牙为人谦和,手腕不狠,虽然他深受姜小白尊重,但姜小白却不怕他,而管仲不同,他阴狠霸道,发起火来,天不怕地不怕,能压制住姜小白,正是这种性格特质,为他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可以说,如果没有管仲,姜小白别说成为霸主,可能死的都会很早。
那么管仲究竟是何人呢?他为何能这么神勇,历史评价这么高呢?管仲,颍上人,原名管夷吾,他出身寒酸,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为周天子的后人,西周初年发动叛乱的管叔后裔,但不管怎样,他的生活很贫苦却是事实。为了糊口,他不得不做起了小生意,但他家贫如洗,没有本钱做生意,幸好,他有一位好朋友鲍叔牙,他出资帮助管仲经商。但在春秋时期,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因此经常受欺负。在困难时期,甚至还做过“扒手”。可见多么落魄。为此,小编还查了春秋时期的钱币,原来当时的钱,分为铜币, 金币两大类,其中, 铜币又包括:布币、刀币、圆钱、贝币四种。除了做过“狗盗”,他还非常贪财,鲍叔牙在生意中出力做多,而且还是出资者,本该得到的回报也最大,但管仲见了钱就眼红,往往独贪大头,鲍叔牙也不和他计较,毕竟,他需要资金在政界活动,想在政界发展,是需要用钱打点的。
但正因为他从商的经历,让他掌握了经济原理,为以后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在经商过程中,天南海北的跑,对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因此,管仲改革的成功是有实践基础的。
简言之,管仲作为优秀的政治家,在他任职期间,大兴改革,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霸主,因此,千古一相非他莫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