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读《小王子》:我们要不要做一个“孩子”?

读《小王子》:我们要不要做一个“孩子”?

作者: 江北云卿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22:53 被阅读0次

《小王子》中有两个世界,一个孩子的,一个是大人的。

孩子的世界是自然祥和的,日复一日,好像没什么变化,静静地看着夕阳不说话;大人的世界则纷纷扰扰,头脑中充溢着工具理性,纵然疲惫却仍脚步匆匆,绕着一个又一个圈。两个世界既是重合的又是分离的,孩子可以与大人彼此交谈,却无法走进彼此的世界,譬如孩子所画的“蛇吞象”在大人看来只不过是一顶“帽子”。

相信每一个读过《小王子》的人都萌生过一个想法:做一个小王子般的人,做一个孩子

“小王子”或许有些意涵,“小”指他的身体,更指他孩子般的心理状态。“王子”则说明了他孩子般状态的宝贵。小王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可以一天看43次日出,小到只有他一个人,所以他当仁不让地是世界的王子。

 如果“小王子”还隐喻着什么,我想是每个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人,ta们就像个孩子。但ta终究不再是孩子,只是一厢情愿,不愿醒来。在大人看来,ta是病态的,好像本来不该在这个世上;而在ta看来,大人也是奇怪的,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因为不理解,所以相互排斥,彼此始终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如同两辆同向而行的列车,隔着车窗可以一直望见彼此,眼睛里却恰恰没有彼此。

 要不要做一个“孩子”?要

小时候,我们渴望长大;真得长大了,却又怀念小时候。事实上,我们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强大,反而有时正在一步步地走向弱小,不相信一切,畏惧一切,却又妄想得到一切,掌控一切。

我们不再对世界敞开怀抱,学会了对陌生人甚至身边人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不再对世界确信不疑,学会了怀疑或甄别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们的世界也不再是一眼就能分清好人与坏人的黑白色,而是缤纷多彩的,甚至有些炫目,其中许多颜色我们已经不能辨别。我们的生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不可避免地“成熟”了,即使我们不愿如此。这种“成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能说是“世故”,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觉察、理解以及由此衍生的应对实践,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我保护,如同一只“变色龙”。

那么对孩提时代的眷恋,是一种对纯真善良的追求向往,还是对现实窘境的躲避逃离?我们需要直面这个问题。现实中,熊孩子“作恶多端”“怙恶不悛”,其罪行“罄竹难书”,可见孩子的世界虽然简单却未必全然善良,善良本身就是成人世界的说辞,是我们对孩子的浪漫想象。

有人曾悲观地说,成长是一个“腐烂”的过程,我们慢慢变成了我们最讨厌的人。对于这种看法,我不这么认为,我也不敢这么认为,如果认同了它,即使自己本来生机勃勃,之后也要日渐腐烂了。或许在成长中,我们会面对诱惑而趋向“堕落”,会面对困境而趋向“沉沦”,但正如高龄巨星李世信始终坚持“支棱”一样,我们青年人也要支棱,也要挣扎。挣扎还有脱离漩涡的希望,放弃则注定要被漩涡吞噬。

曾经,当有人告诉我环境会塑造一个人时,我没有现场驳斥,却在心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当我自己也被环境改变了,才切身地体会到了环境的形塑力量。环境或许不会将一个人彻底颠覆,但颠覆一半甚至多半还是有可能的。当小王子要求飞行员画羊时,飞行员选择的却不是自己孩子时的画法,而是按照大人的标准去画,这显然是一种颠覆。 面对社会、群体的规训,如果我们还想在群体或社会中生活,就必然要接受。如果我们不愿做异化的机器或牵线的木偶,就又不能全盘接受,我们要有自己的坚持。

 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个孩子,在成人的世界里做一个大人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下班的工人在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或许在许多人的眼里,他浑身充满了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孩子气,像一个傻子。可他自己不这么觉得(孩子也不这么觉得),实际上他也并没有妨碍到其他人,如果没有会拿耗子的狗的话。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自由自在,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一切,他手舞足蹈,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快乐,是的,就像个孩子

在寂寥少人的环境里,我们也可以这么做,做一个孩子。如果在人流里,面对我们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我们可能不会这么做了,虽然这也并没什么,但周围异样的眼光是免不了的,又何必自找不快呢?处在社群里,我们已经走下了自己世界的王位,入乡随俗,与周围的互动是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我们既要主张自己的意见,也要尊重对方的想法,两只刺猬只有敞开胸怀才能互相拥抱。这时,做一个大人便好了。

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个孩子,让自身的个性、意志自由地舒展,是快乐的。假期里,我们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尽兴地打王者玩农药,可以花一整天来刷剧,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一切事。在成人的世界里做一个大人,依照角色规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担负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做到了社会要求我们做的,没人可以对我们横加指责,尤其是那些自身还没有完成社会要求的。

 我们既要给自己画盒子里的羊,也要会给大人画他们眼中的羊。

相关文章

  • 读《小王子》:我们要不要做一个“孩子”?

    《小王子》中有两个世界,一个孩子的,一个是大人的。 孩子的世界是自然祥和的,日复一日,好像没什么变化,静静地看着夕...

  • 名著的力量

    《小王子》是一本成人和儿童都可以读的童话。记得之前六年级孩子读的时候,狐狸对小王子说的“驯化”很难理解,我们特地开...

  • 读《小王子》|我们都曾是孩子

    《小王子》细腻得描绘了人性的善与恶,真诚与虚伪、虚荣与嫉妒、还有爱与包容。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

  • 狐狸小姐,我可以爱你吗?

    儿时读《小王子》时,喜欢小王子能去别的星球探险,长大后再读《小王子》,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那句“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

  • 读《小王子》有感

    读《小王子》有感 这是我们本应该拥有的东西,可是长大后……我们都,忘记了! ——题记 “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不...

  • 我们都曾是小王子

    我们都曾是小王子 ——读《小王子》之感 最近由于知乎上的推荐忽然想看《小王...

  • 要不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要不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我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就像我们都喜欢听话的小动物一样。从小我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不,应该...

  • 给孩子读绘本,到底要不要指读???

    给孩子读绘本,到底要不要指读??? 有的专家说要指读;有的专家说不用指读;那到底要不要指读,这是一个一直以来让很多...

  • 玫瑰花的刺

    上次在家塾班的时候,给孩子们读《小王子》,里面有一段小王子和“我”的对话。小王子问“我”:“为什么玫瑰花会长刺呢?...

  • 社交的10堂课(十):教会孩子如何控制愤怒情绪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以确定要不要跳过本文。 1、你的孩子是否很容易生气? 2、你的孩子是否会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小王子》:我们要不要做一个“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hf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