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黑马人间杂谈大陆文汇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2-11-05 11:25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10月9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呜~

    傅大爷在床上说道: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风雨同舟 因为有你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随着社会...

  • (???)013_ReactNative:Integration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双手奉上RN官网) Integration With Existing App...

  • (回看)017_ReactNative: Animations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双手奉上RN官网) Animations动画 LayoutAnimation用...

  • 04源头智慧

    你就是艺术家! 对接源头就可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风雨同舟 因为有你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随着社会的发展,...

  • 观书有感一一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一日一书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im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