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王利,家境一般,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操持家里事物,虽然没有豪华的高楼,也没有其他优越的条件,但是,他们夫妻二人勤劳俭朴,所有的爱和金钱,全部投入到他身上了,为了他的学习起步高点,用力把他安排在了强化班,让他拥有好的师资教学和好的学习氛围。
可是,不知不觉中,他的思想有了偏离,不是和人比学习成绩,而是开始艳羡班里一些家境优渥的同学了,其实人家也穿着校服,与他并无两样,只不过使用的学习用具多一些,贵一些,另外就是耳听的一些人家家庭条件好的信息。如此他就开始怀疑人生,心想自己为什么就不是出生在那么好的家庭呢?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奋斗到人家的水平呢?于是就陷入了一个苦闷的死穴,整天唉声叹气,看不到自己家庭的好的方面,也看不到希望。
他和人家好家庭的孩子们,自动疏远,拉开距离。
班里还有一个学生,名叫刘潮,父亲在他三岁时,疾病而亡,母亲带着他,家里忙完地里忙,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当年奶奶劝他妈妈改嫁,可是他妈妈硬是自己单独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当他六岁时,他就开始帮妈妈干活了,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家里地里干所有力所能及的营生,十岁时,他已经拿了好多奖状,他妈妈高兴地说,你是咱家的男子汉,将来一定会让所有人另眼相看。
他向他妈妈保证,我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
他阳光随性,和谁都相处的很好,既不自卑,也不自大。为着心中的梦想,自己努力着。
王利不清楚他的家境,以为他能和那几个富二代潇洒来往,就一定也是一个家庭优越的主,有一次,他俩因为一次外出买东西,相遇在一起,当他看到刘潮买了一些比较昂贵的小吃时,就不由自主的开始对自己的父母家庭怨恨和埋怨。
刘潮笑笑说:“这不是给我自己买的,是我为寝室里的那几个公子哥买的,我是跑腿挣小费的,买一次挣两块钱。”
王利大睁眼,说难道你不是和他们一样吗?你平时不是和他们很要好吗?刘潮说:“是很要好啊,不要好怎么帮他们买东西呢?”
他说他一天能挣两三次,一个星期下来,所挣的钱足够给母亲和瘫痪在床奶奶买菜改善生活了。
王利一阵羞愧,他什么也没作为,还怪父母没把他生在富豪之家。相比之下,自己简直无地自容。从此,他不再自怨自艾,好好学习的同时还常去刘潮家里看望,他把刘潮当成了一面镜子,时刻鞭策着自己。
刘潮还送给他一句,用以自勉的话:只有弱者才抱怨生活埋怨家庭,强者会发奋拯救父母和改变家庭的。
愿所有抱怨家庭条件差,埋怨父母没能力的孩子们,都能看到这句话,凭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家庭,凭自己的孝心去拯救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