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这个世界-深思考-第16期-开心不是最重要的】
深思考-16、开心不是最重要的_腾讯视频
我经常听有人说:“开心最重要”。

今天就带大家分析一下,开心到底是不是最重要的。
我开始很不认同这句话,因为我觉得比开心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跟认为“开心最重要”的人探讨时,甚至会说:“生命、健康、家庭、亲情、事业、友情、财富、教育、见识、责任心等等,这些哪个不比开心重要?对我来说,开心连前十名都排不进。”
我前两天突然想到,人们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状态下,最重要的需求可能是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认为健康最重要;
家人们为了生活分东离西,会认为家庭和亲情最重要;
在很穷困落魄的时候,觉得财富最重要;
创业者和为了事业而打拼的人,会觉得事业最重要;
在孩子未能得到良好教育而发愁时,会觉得教育最重要;
当所有基础条件都基本满足,还在不断追求更好而郁郁寡欢时,可能会说“开心最重要”来宽慰自己。

想到这里,我开始怀疑我以前的认知,对某些人来说,开心好像是最重要的啊。
有一天中午,我一个亲戚在厨房做拔丝地瓜,我跟她探讨说:“其实我们都是爱折腾的人,我喜欢在事业上折腾……”
“我喜欢在吃和玩的方面折腾。”她补充抢说道。
我结婚生子后,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必须要为事业打拼,很多事情必须要去想、要去做。她老公负责在外面挣钱养家,她在家带孩子,会认为把孩子照顾好是最重要的任务。所以对她来说,“开心最重要”这句话好像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是我那个亲戚的女儿在无理哭闹的时候,她却感到非常无奈,经常采取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进行管教,我又觉得,开心对她来说,也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比如孩子的教育就比开心重要得多。
如果一个人一味追求开心,而忽略了其他很重要的人生要素,那真的会得不偿失,只能得到短暂的开心,可能会让生活过得更纠结,反而得不到想要的幸福快乐。
比如,我认为对带孩子的人来说,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后面会专门跟大家探讨“有养无教,后患无穷”的话题。
说到底,我仍然觉得,“开心”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只有开心,吃不好穿不暖时,还会开心么?
每天讲幽默笑话、看喜剧,开心是开心了,一分钱没有,还会觉得开心最重要么?
有人可能会说,开心就意味着感觉好啊,缺吃缺穿当然感觉不好,当然不开心,所以追求开心啊!

这话让我想到,在问一个单身女生想找个什么条件的男朋友时,她可能会说“要求不高,差不多就行”。
“什么是差不多就行?”
“长相丑的可以么?”
“当然不可以,要有感觉才行啊。”
“什么叫有感觉?你是说要长相帅么?”
“帅一点当然好了。”
“如果长相非常帅,家里条件特别差,还非常不会挣钱,也很不上进,你要不要?”
“当然不要。”
“哦,那你就是说要比较有钱的是吧?如果一个人非常有钱,但是他体弱病残,你愿不愿意?”
“当然不行啊。”
“你的意思是还要非常健康,那如果非常有钱,也很健康,但是每天夜不归宿,在外面找小三,你愿不愿意啊?”
“不愿意。”
“哦,那你还要很顾家的那种是吧?”
“……”
“如果他什么好的条件都满足,他会选你么?你是天仙啊?”
“……我也没有说什么条件都很好啊,一些重要的条件满足就好。”
“哦,我基本听懂了,你说的差不多就行,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条件了。”
“……”

大家知道我的意思了么?“开心最重要”、“差不多就行”、“要有感觉”,这些表达貌似非常简单的要求,其实要求一点也不低,反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求都非常高。
要求这么高,却不想着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还每天说“开心最重要”,这样真的好吗?
我们再说回“开心最重要”的话题,如果不考虑很多基础条件,一味地追求“开心最重要”,是不是太过于感性了?这样不理性的思考和追求,可能并不奏效,得到的只是短暂的开心。
哪怕从马斯洛需求层次来分析,开心也绝对不是最重要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
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比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需求等;
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要,比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等;
第三层次是情感和归属需要,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比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
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等。

开心的需求,应该是情感上的需求,那大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三层次,如果一直追求开心,那第一和第二层次确定都没问题了么?即便没问题,我们在社会中,难道只想做让自己开心的事么?家庭和社会责任怎么办?
如果家里的顶梁柱一味追求安逸,公务员一味地追求快乐,警察一味地追求开心,医生一味地追求愉悦,教师一味地追求欢乐,执法人员一味地追求得过且过、皆大欢喜,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开心最重要”,无论是随便说说,或是偶尔调侃一下,还是真实的追求,都反应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不管怎样,“开心最重要”可能都不能成为主流价值观。
我也会在闲暇的时候看场电影,听听音乐,欣赏小品相声,听听笑话,但是绝对不会盲目地追求开心快乐。
我在陪孩子的时候,也会感到非常愉悦,但是对我来说,我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我知道不能沉溺于这种天伦之乐,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危机感,要为了家庭和事业打拼。

“开心最重要”,可能是一种随性的表达,但是这种心态会让我们忽略掉很多更重要的人生要素,开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当然这还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一味地追求开心快乐的一生,还是追求精彩的一生,抑或追求长寿的人生,还是追求豁达的人生,还是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是如果在追求开心的路上,一直回避一些问题,逃避一些应该做的事,容易把问题积少成多,最终反而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开心快乐。
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年轻时逃的课,年老了可能需要补课;年轻时追求安逸,年老了有可能得不到安逸。
太理性,可能会显得不那么受欢迎,但是理性一些没什么不好,会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太过于感性,反而会忽略很多重要的因素,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陷入困顿。

对成熟的人来说,开心不是想要直接追求的目的,而是把该做的事都做好,把该处理的事情都理顺,把各种问题都想清楚了以后,顺带得到的结果。
我写这篇文章,是想提醒很多年轻人,应该要学会长大了,要能够想到现在和未来在人生中扮演的各个角色,认清每个角色要担当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升认知,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让生活和社会变得更美好。
所以无论怎样,我还是愿意保持最开始的认知观念,“开心不是最重要的”。
“认知这个世界”的自媒体,目前分为“移动互联网”、“深思考”、“认知推荐”3大版块,即将推出“商业逻辑”和“印象城市”两大版块,旨在向全民提供免费认知,共享时代发展红利,让生活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