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卫灵公》11

《论语·卫灵公》11

作者: 小鑫芝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8-09 05:27 被阅读0次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曰:“有教无类。”

白话诠释:孔子说,“面对仁德,就不要对于老师谦让。”

孔子说,“君子坚定自己的意志和操守,就不会固执己见懂得变通。”

孔子说,“侍奉君主,严谨认真的做事,然后才关心俸禄。”

孔子说,“有想接受教育的人,就不要区分它们的类别。”

切己体察:第1句话中有一个我们经常说的成语,那就是当仁不让。我们通常用这个成语时都是对别人说的,“某某,你能力使然,当然不让啊”。而在古代这句话应该是对自己说的,至少应该是在心中默念的。我当仁不让的意思是,我在做一些事情的取舍时,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德,只要我做的事情是符合仁德的,我就没什么好谦让的。现在的人,做一件好事,还要推三阻四,最终使得这个好事也没有人去做,因为大家都害怕,做了之后别人说自己逞英雄。这真是个莫大的笑话。

第2句话呀,应该是接着第1句话说的。坚守正道,就不要被一些小事所拘束。我们有的时候,吸收了一个道理,就会坚持它,但却忘了这个道理所适用的场景,也就是不会变通。这并不是坚守正道的方式。例如我们说谦虚,于是我们在任何场合都让别人优先。那么自己就会失去做这件事的机会,难怪说“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同时,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我恰好是做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那么社会也就少了一次进步的可能。这不就是当仁不让嘛。

第3句话讲了,我们在职场中到底应该是做事优先还是利益优先?我经常说一句话,我们因为是做到了某些事才到了这个位置,而不是因为把你放到某个位置上,你才需要去做这些事。同样的道理,只有你做了什么事才能拿多少钱,而不是给了多少钱做多少事儿。但职场中的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个道理。

第4句话是和因材施教经常放在一起说的。所谓有教无类就是不管高低贫贱,我们都要去教授他们,而不要挑学生。

文言拾遗:当仁不让--“当”指的是面对着,例如木兰当户织。

君子贞而不谅--“贞”指的是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例如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又如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再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谅”指的是固执,坚持己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卫灵公》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ut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