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叫成智,本职是在一家高校博物馆工作。主要关注儒家文化、阳明心学、心理学、凡西方科学学科的底层原理。也跟各位朋友,有缘人做一些分享,共同提升智慧、升级认知、让我们活的更通透,更快乐,更少烦恼和苦厄。
今天讲讲心理学中关于性格的故事。心理学有很多,不实用的,都是耍流氓啊,心理学又需要结合实践经历体验的。
性格这个词汇啊,我想大家一定是你高频想到的,也曾经非常多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有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也常常受困于自己性格不完美,缺点和不足,还缺什么就羡慕什么,比如在大学的时候有北方来的同学个个口才了得,就非常羡慕,工作以后曾经也在一段时间内羡慕口才好的同事,但这却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的身上又没有客观看待自己,对自己实在没有什么益处。我以前也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也看过周围的人很多性格,但是一直不得要领。
后来我发现两个现象,我亲身经历,甚至有些还是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很多我周围的人学了心理学以后,他们是这样的一种态度,我现在的不完美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于是原生家庭这个词啊,成了人人喊打,终于可以找到可以怪罪的源头了,为什么父母或者出生地人文环境,没有把自己生的,或者影响的每一点性格都完美,自己也就不用烦恼,就不用费尽心思又痛苦的去改变。这样的一个观念啊,对个人的成长,或者说正确客观的理解性格,接纳自己,发展自己毫无用处。
再后来我又偶然之中啊,又发现了一个体验,30岁以后,哪怕你很多问题原来认为是问题的问题,都会慢慢淡化。事实上我们还会有一个这样的体验,我们可能20几岁的时候还会对十几岁中学时期脑子里还会有回忆念头浮现,可是过了几年以后就慢慢淡化了。说明什么,我们长大了。长大了我们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自己负责了,再去做甩锅是很愚蠢的行为。关于性格,理论心理学家也有很多归类,但只是讲述了现状和过去形成的原因,对个人真正的成长幸福快乐并没有助益。
我后来再一次学习中,了解了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我非常认同。心理学家荣格讲过一句话却对每个人正确看待性格非常重要:“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全然地接受自己”。什么意思,就是说啊,我们要接纳一切本来给我们的性格,这个基础上去发展其他更好的性格元素。荣格又讲:“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接受自己。”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环境产物的人,无论我现状怎么样,我都骄傲。
再后来我又发现啊,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我们还可以再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并加以利用。
什么是优势呢,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测试,但是都是一种套路,就是他会通过测试让你去套他给你设定的一些答案。其实优势并不完全是先天的,是后天学习并养成一种习惯,助益自己成长发展的行为,这个理解非常重要,我把它称为习惯理论,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人生的下限,使命决定了人生上限。比如我通过学习懂得了运用不断颠覆自己思维的思维,那么这个就成了我的优势,比如我通过学习懂得了运用时间管理,这我融为了我的优势,比如通过学习懂得了语言的能量,在办事中的力量,这又成了我的优势?那么这些优势又可以迁移,用到自己不擅长的点上,以及自己最终的使命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