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的新闻中,经常能够在一些报道中看到这样或那样的消息,在这些消息中,不时地会借用一些书中的内容。看到的信息多了,不由得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这样的现象大概就是一种溢出。某些方面来看,在诸多消息产生的背后,应该是一个个身处其中的人对具体事情的理解和分析。
由此可以看到,那些信息实际上是记录着一个个人的人生轨迹。真的如我想的这样吗?顺着这样的思路来看,如果能够把那些信息简单的分类,可以看到,这些信息之中所包括的范围不会超出人、事、物。在这三大要素之中,人是主要因素,任何一个信息之中都会与人的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从这些发现中,让我从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轨迹,由此让我看到了一些人生中的多样性。是啊!如果没有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感知力。进一步的来看,很多时候的变化都是在一些经常的行为中演化出来的。当然,在这些行为中,会有很多成为一种习惯,一些好的习惯可以让人们受益终身,比如说阅读与思考。
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可能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自我发展,比如说一些无计划的生活习惯,吃完了睡,睡完了嗨,嗨累了吃。如此循环,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好的设计肯定是不行的,长此以往,整个人可能就废了。
也可以说,类似这样的问题,无论是站在哪一种立场,都会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具体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很多的问题只有出现的时候,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热点之所以会成为热点,很大的可能是那些热点触动了大多数人的神经。
类似人生这样的问题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重视,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有了这样的认识,人们对于像“好死不如赖活着”″开心快乐每一天″这样的概念会产生某种认同感。而那些热点,常常会与这样的事物有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其实人们过得每一天都差不多,在这样差不多的日子中,如果没有什么新鲜和刺激的事情发生,有可能会让一些有心理需求的人感觉到乏味。事实上,有几个人能够像加谬在西西弗斯神话书中讲到的那样,即便是每一天都在做着重复的事情,还可以从平凡之中创造出不平凡的生活。
很多时候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舒适区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忘记那些自己说的震耳发馈的励志警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当一个人容颜已逝,腿脚也不能灵活自如的活动,心态也很容易由自体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人是属于群居动物,一旦脱离了群体,就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些孤独是可以用其他事物取代。但是当真正面对无尽孤独的时候,又没有力量改变这一切的时候,往往会无力去抵御那无尽的孤独。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现象,那些旷世高手的朋友常常是他们的对手,反过来看,当这样的高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对手的时候,也就很难找到生存的意义。一些旷世奇才,之所以会有孤独求败这样的名号,大抵是那些在人生巅峰达到攀无可攀人的一种共同的特征。
由此可以看到,人这一生是不可能过得太过于理想,即便是达到了所有的人生目标又怎么样呢?仍然需要面对人们共同的困境~孤独与死亡,不管是成为英雄,还是懦夫,这些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即便是结果再不尽人意,也不能忘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关心和爱我们的人。
我们的人生不只有理想和目标,还有亲人和朋友,这些才是一个人的重要资产,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在有限的人生中,有些人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活。
某个层面上来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所有与自己有相似生活经历的亲人和朋友,让其生活在完全陌生的世界里。即让他获得永生,却不能够与这个世界产生任何的互动,那样的活着与一块石头有什么区别。
正是为了不像一块石头那样活着,人类才创造出来了各种各样的事物,由此带来的是事物的多样性。有的人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有的人喜欢做那样的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产生了互动,在这些互动之中包括各种各样的竞争和博弈。正是在诸多的竞争和博弈中,又演化出来一些新的事物,如此循环模式,演绎出来的是一幕幕人世间的精彩纷呈的剧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