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通过旅游、打牌等休闲活动,可以看出人的本性?
比如,打牌时候容易喜形于色,尤其抓到一手好牌,非常得意,所谓绝杀时候,不等人家进一步反应,直接继续出牌。
颇有涵养关系有不错的对手,会忠告说,“别人还没说要不要出牌,就不能自认为你的牌最大,这样很不好”。
不好的意思是什么?是言行失态。失态的含义是什么?是显得得意,自鸣得意,让别人很不舒服,甚至感觉好笑。说到底,由此看出肤浅本性,不会被尊重,修养太差。
这才是金玉良言,及时忠告,难得提醒,因为一般人不屑挑明,微笑点头你是对的,也就失去了及时觉察机会。
禅宗有顿悟说法,就是类似这种行为下的即时点拨,所谓棒喝等皆是。
平时讲道理无效,遇到事情三言两语提醒,才有效果,这就是情景教学法的含义。
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何一局牌打下来,几乎可以看出人的性情来?这可以通过几个心理术语来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日常言行看似是意识支配,其实是被潜意识欲望控制的。
打个比方,你见到领导笑脸相迎,看似是有意识表现尊重,其实潜意识讨好或者畏惧权威,是趋利避害本性发挥作用,反面例证是假设被不如自己的人打扰,笑脸没了不说,呵斥辱骂都有可能。
这就是所谓,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还有翻脸比翻书还快。
潜意识欲望无穷,很多不为文明容纳,必须被压抑,最典型例证就是不能随地大小便。
因此,一旦压抑减缓,意识控制力减弱,就会暴露出来潜意识欲望本质。
这个意识减弱,就是压抑减轻,换个说法是防御机制减弱,通俗说法则是伪装被撕扯下来,暴露本性欲望,是心理本真状态。
打牌旅游等就是例子,平时伪装一本正经,轻松时候得意忘形,原因是压抑防御机制缓解,所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说到底,人人都是伪装者,活着是适应社会要求结果,暴露出来本性不是坏事,让我们知道独自气质类型特点,有意识加以改正,从这个角度说,有欲望有问题不怕,关键要有应对问题方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