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阶级的跃迁

论阶级的跃迁

作者: 行者无疆_aeaf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21:21 被阅读0次

        近年来,流传阶层固化这个词语,表达的是底层阶级难以通往上层阶级。所谓的固化就是下层通往上层的通道关闭了。

        从古至今,社会都是呈金字塔的形态展开,谁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谁就有无上的特权。而站在顶端的人时刻要努力,以保持现有的位置。毕竟顶端只有少数,要靠底部支撑,在他的下层的人时刻想着推倒,取而代之。众所周知,古代皇权帝位就是在金字塔顶端,王公大臣就是他的直接下层。他们之间的关系,要符合利益权衡,不然走向对立面,导致了结构不稳定,因此有王朝的更迭,帝位的流转。

     从古代历史以来,乃至乃至奴隶社会。整个人类群体差不多都在阶级对立之中,从一个稳定的金字塔结构,变成不稳定,坍塌后重构,接着形成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但是呈现金字塔形状却从来没有变化。

     奴隶社会时期,有明显的种性等级制度。奴隶生的孩子也是奴隶,基本是一出生就决定了命运,只跟出生有关。大概到了秦朝,商鞅变法后,给了底层阶级明确的晋升通道,以及方法。站在最底层的毕竟属于多数,多数人有了希望。所有人都在努力,后来秦一统天下。

      秦主要靠军功晋升,后来到了汉朝和平年代,当政者用的的推举贤良的方法,选举人才,初期对于底层来说有一定的机会进入官僚阶层。后面这套制度失败了,原因在于推举的权利掌握在了王公贵族手里,后面基本是把自己人推举上去,形成宗姓氏族的强大兴盛,这就对当政者造成威胁。底层晋升通道又被堵死。顶层争夺顶尖的现象就会产生,到了汉朝后期,汉王室衰退,王公大臣争相夺权。最终更迭,取代汉室王朝的魏晋南北朝阶段,仍然没解决这个问题,社会也一直动荡不安。

     从隋创立科举制度后,进入唐朝将科举取士的完善,慢慢有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结构。科举制度的形成亦有复杂的因素。大底原因就是李氏王朝,走向帝位,其实由很多大的氏族,比如太原王氏,崔氏的大宗拥立上去,等李氏坐上王位之时,原先的大族仍然有非常的力量对抗李氏江山。因此李氏需要一个原先没有背景支撑的力量去支持自己,慢慢把顶端的这些人换成紧紧依靠自己的。科举取士必然遭到原先公候的反对,当然它还是成功的实施了。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唐是一个盛世。科举制度成功,自此以后有一个相对公平的阶层上升的通道,这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的通道。

相关文章

  • 论阶级的跃迁

    近年来,流传阶层固化这个词语,表达的是底层阶级难以通往上层阶级。所谓的固化就是下层通往上层的通道关闭了。 ...

  • 企业的阶级跃迁

    日更挑战当前排名:第168天,第2092名,较昨日前进48名。 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企业如何实现阶级跃迁。阶级跃...

  • 论阶级

    论阶级 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三体》中描绘了文明“技术爆炸”的情形:就拿人类文明来说,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用了几十万...

  • 认不清以下真相,活该被甩!

    1 很多姑娘找个对象想走阶级跃迁的套路, 这没错,我很鼓励。 但层次跃迁是有基础的, 你本身价值得过硬, 在价值互...

  • 社会阶级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增长,人心思定,社会稳定成为各个阶层的共同诉求,社会阶层的固化是必然的趋势。这并不是中国...

  • 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论》这本书剖析了我们真切感受到的身份焦虑的成因。其中,有社会制度因素,也有经济的因素,但最核心的,是人类...

  • 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的确立,发生在未开化文化的鼎盛时期,这正如欧洲或者日本在封建时期所经历的那样。在这类社群里,各个阶级...

  • 《有闲阶级论》

    关于作者 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1857—1929),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 关于本书 《有闲阶...

  • 有闲阶级论

    任何不涉及展现实力的工作,对男性而言都是毫无价值的。 那些掠夺性的职业是有价值的、高尚的。 而其他不包含掠夺元素的...

  • 《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

    《不平等的童年》丨回响工作室解读 在当今美国,教育不再是实现阶级跃迁的通途,社会阶级成为了制约个人发展的天花板。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阶级的跃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fa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