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演员赵立新的一句“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 ?”不当言论,引起了网民的一片声讨,甚至还惊动了@紫光阁@共青团中央@中国反邪教等主流媒体的点名,称其为“观点太天真”、“对以往的历史因该略有所知”。
虽然不久他就在微博上就自己的言论引发的争议而道歉,称自己在语言上不严谨,但是网友却不买账,与其说是道歉,在网友看来更像是无奈的妥协。不论其诚恳的程度有多少,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长久以来长期树立的“学霸”人设瞬间崩塌了。
资料显示,赵立新是演员、导演和编剧,精通中、英、瑞典多国语言,参加《声临其境》更是多种语言自由切换,节目组更是将其打造成“学者型演员”、“行走的语言翻译机”,这种全能型的人设不是一天两天就立的起来,可是毁灭却在一瞬间。
演员立人设不少见,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学霸型、公益型、独立型、可爱型比比皆是,要想在一个圈子中崭露头角,一个让人记得住的鲜明特征是必要的。群体的平凡性,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人们太熟悉平淡无奇的角色构建,于是着眼点就落在了即使是特殊的一点上。为什么明星喜欢立人设,职业决定。既然是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不知道那一秒就会被观众遗忘,高质量的明星有着自己代表性的作品,一时轰动或者长久流传,其本身就是特点,在人们的自我构建中将其与成就联系,一些老艺术家,即使多年不温不火,但是我们还是会说得上来他们的代表作。可是,对于同样院校毕业,能力水平相似的多数明星来说,真正记得住的作品很少,能被留住的时间很短,要想在大浪淘沙的“速星”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就要与众不同,为什么网红会火?没有真材实料,唱歌都会跑调的人却能在一夜间收获千万粉丝,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而明星与网红不同,他们属于“高阶层”中的一类人,为了营造一种“鄙视链上端的贵族感”,他们更多的会选择迎合公共对于“高学历、高审美、高精尖”的要求,为自己贴上“学霸”、“大神”的标签,这种人设立起来,就是高高在上的星,而倒下了,就是满是谎言的精。
娱乐圈的同质化使得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捷径,加上娱乐节目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硬炒人设,会简单的数学题就被剪辑成破解悬念的大师级人物,连家务都做不好却被套上贤妻良母的光环,为了迎合粉丝的心,把两个不相干的人硬炒CP……这不是为了满足观众,而是赤裸裸的欺骗,流量是获得了,可是时间会证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当结果出现是时,毁掉的不仅仅是形象,更是一个人信任。
人设可以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可这种与众不同是真实的、不做作,是自然流露,或许它很难让一个人瞬间火爆,可是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如果说非要立起“神”级人物,不要以为天衣无缝的谎言自己可以自圆其说,只有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让自己配的上自己的标签,长久的被人们记住。
就像是歌唱家蒋大为在选秀节目中对练习生说的一句话,适用于所有人,“真正地多读点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