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乡村发展地很快,有很大的变化,对90后来说,这些变化格外的清晰深刻。
“新农村”建设让整个乡村看起来越来越“新”,越来越有秩序;以前的土屋褐瓦基本看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排列整齐的三层小楼房,红瓦白墙,小有气派,来来往往的也都是各种各样的小汽车。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现在家家户户过年都是一盘香肠,一盘腊肉,一盘烤鸭,标配,从初一吃到十五。农歇的田野里已经看不到奔跑追逐的稚子,父辈们年纪大了,下一代基本都出去拼搏,不会留下,周围的田地没人种,少了很多生气。小孩们也少了很多,当年我们从村头跑到村尾,也颇有“千军万马”的势头,现在看的都是零散散散,甚至都看不出来是一个村的,大抵是因为在城里上学,亦或是他们的父辈——当年那群小孩,很多都还没有小孩。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觉得没有年味呢?现在顿顿可以吃的很好,衣服也不用缝缝补地穿,按理说是比以前要幸福的。只是说我们已经长大,角色发生了变化;而承载记忆中年味的环境和场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小时候快乐奔跑打滚的场地已经停满了小汽车;村口那颗爬上爬下的老树消失不见,换成了醒目的标牌;村东口的何塘,已经变成了休闲的凉亭;西边鱼塘已经荒了,田里也挖不到泥鳅,小溪倒是没什么变化,就是没人去了...所以慢慢长大后,一些痕迹也在慢慢消散,只能留在记忆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