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里的一次中央扩大会议影响巨大
清凉山人
中国共产党在28年的奋斗历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她的很多次重要会议都是在极其简陋的地方召开的。这里介绍一次在中共党史上极为重要的农家院里的中央扩大会议。史称“小河会议。”
中共中央在转战陕北过程中,为讨论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方针,部署各地区在战略进攻中的协同配合问题,于1947年7月21日至23日在陕北靖边县的小河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习仲勋、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贺龙、张经武、陈赓,以及胡乔木、王铮等。会议主要讨论了战争形势、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和各个战场的作战配合等问题。
七月下旬,热浪滚滚。警卫战士们在院子里打了一个大凉棚,这些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们就坐在这样一个农家小院里,讨论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解放战争的时间表。即大约需要五年时间打败国民党政府。毛泽东还是谨慎的,他说:“我们说对于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五年时间来解决,这也用不着说出去,还是要做长期准备,五到十年甚至十五年,而不要像蒋介石那样,先说三个月要解决共产党,又说几个月,到了现在又说是才开始。”
会议决定“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毛泽东同志主张,各主力部队都要从解放区打出去,把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战争不能按照蒋介石的计划在解放区打下去。不能让解放区遭到彻底的破坏。针对国民党军队一个拳头打山东,一个拳头打陕北的战略,中共中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陈赓太岳纵队不来陕北,改为渡黄河南下,出击豫西,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从战略上配合陕北战场。会议还决定组成以彭德怀为书记的西北野战军前委,使西北野战军进一步发挥吸引、牵制和逐步歼灭胡宗南集团的战略作用。
小河会议是解放战争处于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尽管共产党军队在数量上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华东、华中、山东、华北、陕北各个根据地都被蒋军压缩到极小的地域,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华东解放区首府淮安,华北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和陕北解放区首府延安。在东北战场,国军还保持着很大的优势。但是,
这次农家院里的中央会议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了解放军的战略部署,为形成“中央突破,两翼牵制,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战略进攻态势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依据。对于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迅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会后,根据中央小河会议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于8月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全国性的战略大反攻。同时,陈谢大军于8月23日渡过黄河,挺进豫西。到11月底,完成了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任务。陈粟大军9月越过陇海铁路南下,11月中旬完成了在豫皖苏地区的战略展开。至此,三路大军都打到外线,完成了小河会议上确定的“中央突破,两翼牵制,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战略进攻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小河会议的不寻常之处在于解放战争经过一年作战,共产党力量仍然处以劣势,解放区几大首府都已丢失,各个解放区都在缩小,解放军各个战场的作战都处于极度艰难中召开的。在这个极度艰难的时刻,提出战略进攻,并且被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决策,可以看出毛泽东多么伟大的气派,多么非凡的战略指挥艺术。这就是毛泽东,尽管身在陕北山沟里一个农家小院,而心怀天下。而历史还惊人地顺着他的指点前进着,实践着。
2018.12.13
���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