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解〈论语〉1.1

作者: 玉美o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8:09 被阅读0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识,学问来源于不断积累,不断钻研,我所理解的是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在人事上,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那些可以让自己感到愉悦,都可以归入学的范畴。一种因为愉悦而成全自己心身愉悦的学习,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所教授的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最近看南怀谨先生的解释,他说重点在远,远是时间的沉淀,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以我来说,就字面意思来讲,我不喜欢拜仿朋友,觉得麻烦人家,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成员。也不太喜欢朋友的拜仿,我会觉得有压力,生活习惯甚至有时候会被打乱,我推崇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偶尔一见,一个拥抱,侃侃而谈,随后再别,轻松愉快就很好。朋, 《说文》以为古文“凤”,云:“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字。”凤飞,我觉得很贴切,我是个喜欢寂寞的人,那样有助于思考,如南先生所言,经过时间沉淀,我们能在任何事物中做到舒适,得体,也是不小的修养,学问!

人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不被别人理解。而且很容易先入为主,我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知道世间的人形形色色,每个人说话行事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因此我们所接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人如果面对任何事情心中没有多大起伏,内心平静,从容不迫,那应该也就接近君子了吧!我离这一步,还有一部西经的距离!

相关文章

  • 俗解〈论语〉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识,学问来源于不断积累,不断...

  • 俗解〈论语〉1.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记得几年前,我在一个复印店,遇到几位妈...

  • 俗解〈论语〉1.5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标点符号很重要,当然,更重要的是读书的时候...

  • 俗解〈论语〉1.3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我所看到的世界很小,只能用小世界里的一点小眼界,说说自己的...

  • 俗解〈论语〉1.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经频繁地换工作,我是比较务实的人,不太会跟上级交流,所以,我才会出现频繁换工作的现象。 发...

  • 学而第一1.1/1.2/1.3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

  • 论语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高兴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怨恨),不亦君子乎? 学习了,...

  • 『论语1.1』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的态度 学习的三个层次: ...

  • 【论语】1.1

    【立德读书践行会】 1.1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 论语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俗解〈论语〉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nt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