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阁杂谈唯美散文
【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26)

【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26)

作者: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21-04-08 09:04 被阅读0次

1.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2.译文:

强大要控制弱小,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

适当强硬的态度,可以获得拥护,

严厉果敢的措施,可以使人顺服。

3.释义:

指桑骂槐,表面上指着桑树,

实际上是在骂槐树。

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却骂另一个人,

它是含沙射影,拐弯抹角骂人的代名词。

在军事上,指用警告诱迫等暗示手段,

达到统领部下和树立威严的一种谋略。

指桑骂槐,比喻意应从两方面来理解,

要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谋略,

指桑而意在骂槐,施加压力配合军事行动,

一方面,对于弱小的对手,

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办法,不战而胜。

另一方面,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

也可以旁敲侧击,威慑于他。

4.故事链接:

在军事上,

这是一种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的权术。

春秋时机,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

先攻下弱小的遂国,

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

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

齐国用的正是此计。

而在现实中,此计可表现为一种拐弯抹角,

旁敲侧击的语言方式。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26)

    1.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2.译文: 强大要控制弱小,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 适当...

  • 【文魁大脑实用武林计划第三期】马晓丹 第六次作业

    案例六:记忆三十六计 26指桑骂槐:马大姐在河边指着桑树骂槐树 27假痴不癫:老王带着耳机假装痴呆听不见但不会疯疯...

  • 【完爆小人秘籍 二十八】小人精通“垃圾话”(5)

    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是最负盛名,使用最广,也许还是历史最悠久的“垃圾话”手法。这个词本出自《三十六计》的其中一计,可...

  • 2019-01-30

    资深酒友喝酒的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 解释:指着桑树数落槐树,常用作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也就是杀鸡给...

  • 随笔||慢谈三十六计

    老祖宗留下的三十六计: 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

  • 指桑骂槐 | 36计(26)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翻译】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

  • 「三十六计」并战计——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强大者慑服弱小者,要善于利用威吓、警告的方法去诱导。适当的威严和强硬可以...

  • 练字打卡|第92天

    《三十六计》·并战计(复)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 指桑骂槐

    三十六计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原文是:“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易经地水师卦彖辞有“刚中而应,行...

  • 《指桑骂槐 》

    生活当中婆媳关系,一般的处的都很紧张, 我嫂嫂有一个好闺蜜 ,和她一同嫁到我们村 我嫂嫂的闺女都三岁了,她的闺蜜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ou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