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2.译文:
强大要控制弱小,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
适当强硬的态度,可以获得拥护,
严厉果敢的措施,可以使人顺服。
3.释义:
指桑骂槐,表面上指着桑树,
实际上是在骂槐树。
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却骂另一个人,
它是含沙射影,拐弯抹角骂人的代名词。
在军事上,指用警告诱迫等暗示手段,
达到统领部下和树立威严的一种谋略。
指桑骂槐,比喻意应从两方面来理解,
要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谋略,
指桑而意在骂槐,施加压力配合军事行动,
一方面,对于弱小的对手,
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办法,不战而胜。
另一方面,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
也可以旁敲侧击,威慑于他。
4.故事链接:
在军事上,
这是一种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的权术。
春秋时机,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
先攻下弱小的遂国,
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
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
齐国用的正是此计。
而在现实中,此计可表现为一种拐弯抹角,
旁敲侧击的语言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