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是人类的一项业余活动。——王蒙
夜来香
对于文学的爱好与追求,越来越成为许多青年朋友的人生理想,乃对至不少“征婚广告”中都把“爱好文学”作为择偶的必备条件之一。这既是高雅文学走向广阔社会的标志,也是时代新人的文化素养在普遍提高的反映。这对于文学也罢,对于社会也罢,无疑都是幸事一桩,令人可喜可贺。
但确立了这样一个文学理想之后也并非万事大吉,仍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文学理想的问题有待解决。
因文学理想难以实现而使自己备受煎熬,这种理想无疑是有碍身心愉悦的。一个人没有理想不行,有理想而脱离实际也不行。
确立文学理想也同确立其他理想一样,应当稍稍高于自己的实际又比较切合自己的实力。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的“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源头”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在确定理想时记取。一个较高目标的认定,需要立足于相应的基础,而一个较高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的扎实耕耘。而作为艺术创造之一的文学创作,除了后天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天分作基础,比如敏于感受生活、擅于驾驭语言等等,如果这些本能性的才力有限,而后天的修养与锻炼差距太远,立志于当作家就近乎痴人说梦。走向痴人说梦而不知自拔,反倒怨天尤人,郁郁寡欢,本应成为人生动力的文学理想就演变为人生障碍,使有些人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人生误区。
理想之于人和人生的复杂性,于此可见一斑。把握适当的理想可使人积极奋进而把握不当的理想可使人消极沉沦,从而由良好的愿望出发,结果却走向了它的反面。
有些人一旦萌生了文学理想,便想到要当作家。这一方面是太过于急功近利 ,一方面也是未能真正理解文学的真谛。
文学讲求参考者在不同角度和层次上的自我创造。
作者创作作品是一种创造,评论者评论作品也是一种创造,读者阅读作品也可是一种创造。在都有创造的意义上,并没有高下尊卑之分。而且在文学所面对的生活本身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造的意义上说,文学也并不比别的行当高人一等。谁能说庖丁解牛不是一种艺术境界呢?因此,根据自己的才情确立理想,并在理想的范畴中适当定位,才是最有切实意义的理想追求。
比如你就是爱好文学,非此理想不求,那么你就从自己的现状和发现来看有无可能当个作家,有可能当作家当然更好,没有可能当作家就做个业余爱好者,在自慰性的写作和自由式的鉴赏中,提高自己的素养,深化自己的造诣,活跃自己的精神,丰富自己的生活,通过文学的爱好发展自我,让理想照耀人生,让人生更为丰满。
要从人生的全局和个人的实际出发,来看待和对待文学理想,多一些实在性,少一些虚妄性,多一些平常心,少一些功利心,这对某些文学青年或许不算是多余的忠告。
也许还可以认定:无论从出发点还是落脚点来看,理想都是在自己的身上,而非在遥远的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