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生活散文、杂文、随笔
三十功名尘与土,一朝见君尽释怀

三十功名尘与土,一朝见君尽释怀

作者: 一山一石而已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12:36 被阅读0次
真君子吴振立

把书法作品挂在家里并不稀罕,很多人都有此喜好,书法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符号,也是文化的核心之一。但能将一幅书法作品挂在客厅一挂就是三十年的,我不敢说没有这样的人,但至少我是其中之一。

1988年,机缘巧合,我得到吴振立老师书法作品一幅,之前只闻其名,未见其作品,纯粹是出于对书法的喜欢而求其墨宝。但一见到他的书法,立刻就被他独特的画风深深吸引(中国书法也有画感的,或者说书法也是画)——拙中藏巧,简中育繁,曲中有直,丑中大美。这四句话是我一个非书法人士对吴老师书法艺术的真实感受,很可能会见笑于大方之家,也许没有一点是说到点子上,根本没有揭示出吴老师书法的精义奥妙所在,但我确实是认真地这样认为,宁愿被嘲笑为不懂装懂。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机会见到吴老师。如果不是缘分使然,今生也就错过见面的机会了,因为我从来没有追逐名人和官人的习惯,都要看缘分到没到。

有一次聊天,谈到书画界人士,才知道我的结义兄弟天翼和振宇早就和吴老私交甚深,吴老也是他们尊崇的前辈,这让我喜出望外。三十年了,直到2018年我离开北京西路入住河西南,这幅字就一直和我朝夕相处,可以说反复悦读(不是笔误,是愉快地阅读),百看不厌。内容也是我极推崇的东坡语,且暗合我心。三年十年间,有多少文人骚客、艺术大咖去过我的书屋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对这幅作品的喜爱始终不变,视同珍宝。去年末,我托天翼诚邀吴老,但当时吴老身体微恙,不宜外出。直到今年6月21日,终于让我拜见了吴老,大慰我心。吴老不仅是书法好,人品气度更是超凡脱俗,保持真我,闲云野鹤,两者兼具的艺术家非常难得。

如果用艺术家的眼光看吴老的作品和为人,我更喜欢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于明诠的评论:“能够创作不属‘社交书法’类型的书法家应该是怎样的书法家呢?他们大概应是这样,书法传统和书法经典在他这里从来不是标签和噱头,而是自家餐桌上的一日三餐,按自己的口味吞咽下自己所需,其他没有别的。无论读书创作皆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看别人眼色也不关心他者的丰歉,甚至是几十年默然前行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甚至不奢求别人的理解和关注。古人的心性和血脉长进了自己的骨肉,内心因之强大,笔墨因之深厚,个性因之鲜明。他不需要用雕虫小技证明自己的点画线条如何出身高贵,也不以真草隶篆样样精通显示自己书家身份的专业和全面,更不会用投机钻营的拙劣手段博取什么头衔名分招摇过市。他每天在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感动着、痛切着、欢喜着、沮丧着,然后,一笔一画地书写着。他的点画线条里流淌着的是属于自己内心的平淡和真实,因为他的内省专注和一往情深,甚至顾不得计较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书家在当下有吗?也许应该有,但一定不是很多,而且这样的书家注定又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会大红大紫。想到这些,我就常常会想到南京的吴振立先生-----先生自谓其书法受颜真卿、八大、金农和林散之影响最大,细细比较,不难看出先生于经典大师的取向是十分鲜明的。颜真卿倔强激烈于表而烂漫宽厚于里,八大笔墨冷寂落寞而心性华贵高蹈,金农行状看似自由不羁实则冷眼深情,而林散之以曼妙灵动的点画线条参悟佛事抟虚真境。他们的艺术就是他们的人生,他们是踏踏实实行走在大地上的。颜真卿不是床明净几、笔墨精良而是歌哭劳顿、出生入死,八大不是肥马轻裘、觥筹交错而是隐姓埋名、吟啸孤寂,金农不是以尺论价、日进斗金而是‘和葱和蒜卖街头’,林散之不是前呼后拥、大师泰斗而是默默念佛年近八旬始为人知。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义无反顾。先生在他们那里汲取的不仅仅是笔法章法,而更是一种生活的信念和笔墨的态度。这些,构成了他精神和灵魂的家园。”“1986年,吴振立老师的一幅毛边纸斗方《李白诗》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展上领尽风骚,名动书坛。此后,四届全国展、三届中青展及若干全国各大展览皆有作品参展获奖,声誉日隆。多少年有多少人因书法成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而先生依然故我安心知命,座上云烟堪供养,门前车马任纵横。”我很喜欢这样的话风,于娓娓道来之中入木三分,于漫不经心之间刻写出魂灵,写实而不浮夸,用心而非用词。

左为1988年吴老馈赠之作,天翼将其悬挂于兰亭会茶舍

6.21当天在座的都是我的好友和书法界人士。吴老谈起书法兴致勃勃,直抒心胸,大意如下:技法是基本功,可以模仿研习古人的技巧和章法,但你临摹得再像终究是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骨骼,就这一点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学到家。但这还不够,书法要有自己的灵魂,那就是“高贵”,高贵是一个人学识、人品、经历、格局、修养和眼界的关系总和。达到“高贵”的程度,自己就是一座山峰,就有了自己的文化标识。(转述不准确的地方请吴老见谅)

吴老侃侃而谈,妙语连珠 虔诚地给吴老敬茶

吴老看了年轻的艺术设计师卢雨梦的作品《东方白玉》(紫金奖获奖作品)后夸赞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茶壶没有把手,茶壶茶杯都是方形,最重要的是借用豆腐的形象制作成现在这样的型制,非常可贵。他勉励后学敢于创新,勇于创造,再出新作。

卢雨梦用自己的作品给吴老前辈敬茶 吴老点评天翼的作品,日益精进

最后用吴老自己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艺术是需要寂寞的,但谁也不喜欢寂寞。开始和寂寞为伴往往是无奈和被动的,但当寂寞成为艺术家情感发酵的催化剂时,寂寞又是宝贵的。绵绵细雨,独坐书房,孤灯一盏,百无聊赖中,一种东西慢慢在心中酝酿、发酵,然后升腾,其实这种氛围和情绪最有利于一个人的创作,我的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大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

各具才华的朋友欢聚一堂 嘿嘿,没有想到吧,我还有这么漂亮的妹妹

三十功名尘与土,一朝见君尽释怀!

相关文章

  • 三十功名尘与土,一朝见君尽释怀

    把书法作品挂在家里并不稀罕,很多人都有此喜好,书法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符号,也是文化的核心之一。但能将一幅书...

  • 青春韶华白驹逝,三十功名尘与土。 悔不当初徒伤悲,前路铿锵不负君。

  • 三十功名尘与土

    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才知道我已经十几天没有说话了,但是这张图还在——估计是当时想说点什么,刚放上照片就睡着了,也便做...

  • 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虽然我并不是很清楚这两句诗的意思,但是我感到了一种气势。 但这一看就是一个成就...

  • 2020,三十功名尘与土

    又到一年尾声,今年是鼠年,农历还没到其实还不能算鼠年。 半夜醒来的时候,天色清朗,暖冬月光,照在阳台角落覆有青苔的...

  • 三十功名尘与土(二)

    半夜里推文,仿佛真是给美国人看的。我的初中同桌,客居美国的同学在夏威夷留言,还想继续看(二)、(三),或更多。我想...

  • 三八节赠女性朋友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

  • 2017-09-14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究竟是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一路的颠沛流离

    答: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

  •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飞 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功名尘与土,一朝见君尽释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by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