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是部良心剧,它概括了汉武帝的一生还有他的女人们,汉武帝嗜女人如命,一生中女人无数,他最爱的不过是自己,留名青史的无外乎四个女人,她们分别出现在武帝不同的时期,她们是依附于汉武帝的女人,她们的命运和结局全在汉武帝的一念之间。
陈阿娇
阿娇陪伴了刘彻了童年至青年,当刘彻还是刘彘的时候,他的姑妈问他“把阿娇给你做媳妇好不好”他小小年纪却是情商极高“好呀,若让阿娇给我做媳妇,我盖一座金屋子把她藏起来”他的姑母一高兴就设计搬倒了太子刘荣母子,顺势把他送到腾空的太子宝座上,当刘彘变成刘彻的时候,他和青梅竹马的阿娇成了婚。
匈奴逼近了,要钱要地要女人,朝堂上的群臣一味的主和“派公主和亲胜过十万大军,免的生灵涂炭”此时窦太后把持着朝廷的大权,年轻的帝皇郁闷了。
两小无猜的阿娇,无论他爱或不爱,他都会娶阿娇,阿娇背后是长公主和太后的支持,当他君临天下的时候,阿娇成了他的耻辱钉,他每次看见阿娇总会想起自己的童年,记起自己和母亲卑微屈膝的故事。
阿娇是长公主的女儿,也是人如其名的骄横,可地位最尊贵的女人,她也渴望丈夫十年如一日的呵护,她却忘了君王无专宠,无情最是帝王家,这段感情里刘彻扮演的是薄情寡义的负心汉。
这一段感情里的刘彻是压抑的,馆陶公主为了女儿复宠,她花了千金购买了司马相如的赋,李夫人都会唱了,武帝依然无动于衷,阿娇终老在长门宫,一片真心终究是错付了。
阿娇不缺吃喝不缺人照顾的下场还算是可以,后面的卫子夫比她惨多了,人世间最无情的不是戏子,而是帝皇,皇帝的心永远高高在上,曲高和寡,不知道阿娇的母亲,那个高高在上的馆陶公主会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卫子夫
卫子夫陪伴了刘彻的青年和老年,无限压抑的皇帝去在京都的姐姐家,姐姐叫出了一班漂亮歌舞妓来献艺,供他烦忧解闷,在一群莺莺燕燕中花容月貌的卫子夫格外醒目,百无聊赖的皇帝眼前一亮,短暂的休憩后,皇帝带着娇羞的歌姬以腋庭令的名义进宫了。
或许是阿娇的雷厉风行,进宫后的卫子夫在宫廷直接被充了宫役,飞上枝头的凤凰立刻成了野鸡,她肚子里的皇嗣救了她,此时的武帝和阿娇成婚多年还没有一儿半女,卫子夫的怀孕惊动了窦太后,母以子贵的卫子夫以宫嫔的身份被安置在了后宫,就这样卫子夫在刘彻的后宫粉墨登场了。
卫子夫出身贫寒,一味地媚上和顺从让武帝体会到了男人和帝王双重的魅力,相比于跋扈的阿娇,此时卫子夫的温顺是她最大的武器。
尽管后来武帝的莺莺燕燕很多,不乏国色天香的李夫人,武帝没有像废阿娇一样废掉卫子夫的后位,我觉得这得益于卫子夫带来的强大嫁妆,两代战神卫青和霍去病数次的北击匈奴,他们的赫赫战功保住了卫子夫的后位,也保住了一家人的荣宠和富贵,后来霍去病英年早逝,一代战神卫青陨落后,江充用巫蛊陷害太子刘据弑君夺位,老年的武帝逐渐昏聩,万般无奈之下,坐镇后宫38年的大汉皇后卫子夫自缢身亡了。
李夫人
伶人李延年给武帝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再倾人国,二再倾人城”把自己的妹妹推荐给了武帝。
这个时期的武帝柔情万种,他对李夫人的喜爱是爱乌及屋,封了她的兄弟李广利为将军攻打大宛,李广利损兵折将却以军功被封为海西侯。
李夫人生下昌邑王刘髆后,身体赢弱,虽然李夫人和卫皇后同是歌姬出身,但李夫人堪称人间清醒。
她知道自己是以色伺人,也懂得色衰爱弛的道理,她始终不肯以病容示君,李夫人的早逝成了君王心中的白月光,在卫皇后还在世的时候,他竟然以皇后之礼安葬了李夫人,这对于在位的卫皇后真是莫大的讽刺。
钩弋夫人
李夫人逝去多年,年迈的君王再无专宠,直到一个像李夫人的姑娘出现,年迈的武帝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
钩弋夫人的一笑一颦像极了李夫人,更是为他生下了聪慧的刘弗陵。
然后老夫少妻的日子仅仅快乐维持了4年,天命之年的武帝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他害怕年轻的钩弋夫人成为下一个吕后,老泪纵横的弃母留子了,在刘弗陵成为太子不久,钩弋夫人果然命丧云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