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兼职回来,整个人好像就很颓废,啥都不想干,点开了纪录片《高考》,看了一集,是有关选择的一集。
三个农民工子弟的故事,她们都跟随着父母去上海打工,才来到了上海这个大都市,在这里,她们开启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她们家境普通,但是上海这个繁荣的大都市让她们见了世面,却好像没有归属感,故乡一直在沦陷,而在这个魔都连个落脚地都是不可靠的。她们就像漂浮在湖面上的浮萍,但幸好,在高考这件事上,她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都承担起了做这个选择的责任。
因为她们是外来人口,是不能在上海参加高考的,要想高考,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到老家上学。
有些人既然选择出来,而且一晃就是十多年,家乡是回不去了,因为家乡意味着闭塞意味着贫瘠意味着死胡同。
但是上海没有给她们参加高考的权利,只能选择读个中专。
面对人生的一大抉择,三个女孩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武子璇是唯一一个选择回家念书参加高考的,她没入在湍流的地铁人流中,内心是有不舍的,可能挺担心自己就与这个城市失之交臂了,眼神沉默整个人都是郁郁寡欢,提不起性质的样子。
我知道,这是在高考压力下最真实的模样,一个混沌迷惘的未来,特别是对于这个没有好的家庭背景的孩子,父母的高期待,每往前走一步都要克服很多。
燕霞是一个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生。她想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她想要留在上海这个大城市,她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个天地,她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最后她完成了自学考,是一个心里有根的女孩。
林林应该是这三个女孩中最开朗的,她选择了出国留学,当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三个女孩都有不同的选择,但不得说不说,每一种选择都经历了时间的检阅。
今天看到一个初中同学朋友圈,让我很是羡慕,她说早上醒来突然很想去旅游,于是只身一人跑到了南京,开始了一场美食和美景的探寻。
南京,一直都是我想去的城市。
这个同学成绩不算优秀,但是长得很漂亮,活泼开朗,中考时她的分数够上了最后一所普高,但是她有明确的空姐梦,放弃了念普高,而是直接去到了女子中学——一所培育乘务员的专业院校。
初中毕业后,一直通过朋友圈了解着她的生活,应该过不了多久就能在天上飞了。真好,马上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她做出了一个最适合的选择。
人应该都是由一个个选择构成的,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选择不一样,你也应该不是现在的你了。
我不知道大多数人都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选择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掌握选择权的。
懂得自己要什么真得很重要,原地徘徊犹豫,其实更加消耗能量。把想要做的事情从主到次列好,快点开始,说不准就可以多尝试一个。
写于|2021531 23:26 星期一
文|墨乐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