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光鲜”的金融业,搏的是命

“光鲜”的金融业,搏的是命

作者: 陈铜的铜学会 | 来源:发表于2020-05-23 22:41 被阅读0次

“宁波银行员工跳楼事件”,让我感概颇深,每一次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都难免会让人唏嘘不已。

我相信,被压力逼到无处可躲,选择纵身一跳的人,一定不是一个不负责任、得过且过、什么都无所谓的人。

很多年以前偶然跟一位心理医生沟通,他说我身上也有很多抑郁色彩。

我说我可厉害啦,事业上无畏进取,生活中努力完美。

医生却说:恰恰是你们这样的人最容易抑郁。

我突然意识到,努力认真的人可能更容易被逼到无路可退。

成年人的世界确实是残酷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仔细想想,按游戏级别来说,成年人的世界可能不仅仅是“hard”,更可能是“nightmare”的级别。

金融机构的从业者也许在他人看来衣着光鲜、出入高大上楼宇,薪水令人羡慕,而内心世界的色彩可能却呈现着灰暗。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会用“IT民工”、“金融民工”这样的词汇来调侃自己的职业,而恰恰这些又是很多人眼中的好行业,如此反差,不正反映出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吗?

当一个社会快速发展,工作岗位有了无数的细分,也就难免就有下级被上级“要求”的压力。

而同时,那些要求他人的上级,也难免会被更上一级要求。

如果碰到了一个能够体谅下属的上级,自然可谓是命好。

但殊不知,有多少文章观点、价值引导正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不严格要求,不逼迫下级前进,不带着下级挣大钱的领导都不是好领导。上级与下级之间,到底是哪一方不会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讨论这些,像是一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似乎站在哪个位置看都有其“正确”的道理,事实上,不同的位置角色相互之间充满着对立的压力。

期盼大家能够有一个携手共进、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似乎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我认为问题的本质是:

很多机构并不真正具备培养下级的能力,根本没有一个培训追踪体系来辅助并明确指导下级进步。

一边强调你必须做到,一边却不能给予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一边强调听话照做,一边痛斥着:你不长脑子吗?你不会主动思考吗?

这样的现象在越是强调个人能力的岗位上表现的就越突出。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凡是这样缺乏培养教育体系、没有跟踪辅导能力的机构,往往是以成败论输赢,只看重结果,轻视过程。

下级完成了KPI的指标,就万般都好,美其名曰:我只看重他的能力,其他的不重要。

而当下级江郎才尽,被榨尽最后一份价值的时候,却可能告知他:你已经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失去了利用价值,不要怨恨组织,是你辜负了组织的信任。

我认为这种现象最可怕之处,是它扼杀了一个又一个曾经自由的灵魂。

要么,在被领导不吝赞美中飘飘然,自以为能力出众,即将走向人生巅峰。

要么,当过往那些不可复制、无法持续的、不科学不合理的成绩在下一次KPI考核中原形毕露时,就又在领导近乎于侮辱的指责中被彻底否定。

不禁要问,KPI货架上被品头论足的我们,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观察到自己的优势与弱势?

什么时候才能不受他人的评价干扰,真正的肯定自己或者认清自己的不足?

什么时候才能有意识的扬长避短,并真正做到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如果这些都不能做到,试想一下:

这样的事业何谈成就他人、成就自我?

这样的人生何谈幸福、从容、平和?

这样的思维意识,行为价值体现,如果传递给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的“轮回”?

我认为,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加重要,良好正确的过程才能匹配到合理的结果。

不正确的过程所得到的结果,一定是镜中花、水中月,终究要空欢喜一场。

无论是考核他人,还是观察自我,最好能够清晰的知道需要怎样的过程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把过程中可复制、可重复的部分,变成可以不断打磨的确定的能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对它进行加深、锤炼、提升。

我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正准备前往一个机构任职,或者加入一个团队去接受培训教育,请一定不要被对方的光环和过往荣誉蒙蔽双眼。

你需要设法了解并观察,他的每一位员工,你未来的前辈,是否真的被安排在了合适的岗位上,能够有符合自身长处的能力发挥,并且个人技能得到了良好的运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已经开始接受培训,也希望你能够细细品味:

你所接受的指导是否具有科学性、逻辑性?

训练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所谓被教学的知识与你实际要进行的工作,是否能够有良好的结合?

那些纸上谈兵的各种鼓励 ,最后又把你扔在一个分工不清晰、理论脱离实际并且缺少过程指导的工作岗位上,还美其名曰:“压力令人成长、市场自然淘汰”,实际上这是对每一个生命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所谓看似正确的“物竞天择”,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是毫无人性地任其自生自灭。

今天我们痛惜一位金融业同行放弃生命,事实上时时刻刻都有同行的人生走向灰暗,这个话题很沉重,却又不得不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

我们在悲伤的事件中总结、反思,真正看清一个机构或者团队的真实培养能力、文化氛围,以及是否能够有人尽其才的良好分工合作。

提示各位:说一千道一万,生命属于我们自己,最应该对我们负责任的,就是自己。

身处混乱的教导中,我们到底有没有去努力找寻、追随并可以塑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循序渐进地监督自己学习,自我训练?还是仅仅发发牢骚,继续过一天算一天?一生在迷茫中度过?

即使遇到了世界冠军级别的教练、团队,我们是否仍旧会偷懒、拖延,甚至刻意的躲避训练?

其实总会有自己的选择权利,否定自己、纵身一跃,苦难并未结束,只不过换成了家人来承受。

道理想明白,还要看如何去执行。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不要忘记自己真正的追求。

生命应当走向幸福,放弃选择才是最大的悲哀。

无论在哪个行业、无论从事什么岗位工作,别忘记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从业的环境可能很恶劣,如果能去选择得到真正有效的培训指导,让自己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地快乐工作,这样的过程可能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光鲜”的金融业,搏的是命

    “宁波银行员工跳楼事件”,让我感概颇深,每一次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都难免会让人唏嘘不已。 我相信,被压力逼到无处可...

  • 搏命

    我们有多少事是用这种态度去做的?所谓的人头担保,你拿出过你的人头来吗?有时候说赌博不好,如果对待革命工作舍得这么赌...

  • 搏命

    满腹经纶邋遢身, 日行千里拉磨命。 遥想当年明太祖, 面目狰狞是和尚。

  • 命搏的自由

    昨晚,女儿要求将起床闹钟设定比平日里早十分钟,她想自己外出去享用一份久未吃的美味早点。我欣然照办。 然而,就这么点...

  • 命~怀孕~搏~命

    其实现实中没有什么人的生活是轻而易举,看似轻松的生活背后都有着主人公心酸苦楚和看客以为的轻松简单。就像别人都羡慕我...

  • 搏命,逃离

    “下面,由团支部书记,也是我们班的文艺委员王丽同学,带领大家学唱这首《又见炊烟》。” 音乐老师,伸出手去,做邀请状...

  • 谈“性”“色”变 Day 24-写给生命中那个快要被忘记的容貌的

    人生在世,这么搏命,都是为左搵一块猪肉食 这么搏命的工作,到头来真的是薄命啦! 早年,父亲和母亲在东莞租地种菜种甘...

  • 苦难须命搏?

    天鸽过后网络热传多篇类似《看到台风中扶车被压身亡的男人,觉得人间真的好苦啊》的文字。看到最后,除了一句生活...

  • 2020-09-11

    人这辈子啊 还是得靠自己才能搏命啊

  • 无题

    风吹浪涌里, 不知不觉间已然长大。 试问, 若命是如此, 是搏一搏或是如何? 我不甘,更不愿 在他们一次次的推推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光鲜”的金融业,搏的是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sr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