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令而自均”。
在天地之间推动万物生化的原动力为太阳(阳气)。太阳下济光明,可化地气(阴气)之水升腾为云雾,云雾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雨露降下,它不需要人为的指挥和分配,会很自然的平均降下。
万物受到这甘露的滋润,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天道相合之象,若天道失合则相反,那就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此为天地之病。

人体亦是如此,心为太阳之火,肾为地气之水,脾胃肌肉为大地之土,肝胆皮毛为草木,肺、大肠为金石,骨骼为山脉,血液为河流(五行对应五脏)。
平凡之人因为不能保持内心的“清静”,在生理上则形成心火上炎,肾水下流之“火水未济”之象,此象是人体阴阳失和之象,也是人体产生各种疾病和灾难的根源。
人体要想健康,必须要保持身心(身心合一)的和谐状态,而身心的和谐,不仅可以营造一个内在生命的和谐秩序,也可以营造一个人与外在环境的和谐氛围(内外合一),万物一体。
而身心的和谐状态会出现在人睡眠时、内心平静时(静坐)。道家将人身喻“炉鼎”,心神喻“烧炼之火”,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则形成水上火下之“水火既济”之象,犹火在下烧炼鼎内之水。
道家将此修炼状态又喻为“采药归炉”,“抽添”,即抽采上炎之火添归下元炼化肾水。
又云:“心静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丹结,丹结则圣胎成,圣胎成则化元婴。”
因此“元婴”为人《精、气、神》凝结所成,而精、气、神的凝结,是在人回归于《清净、无为、自然》的状态中,自然而然演化的结果。
而清净、无为、自然是道的常态,所以“元婴”的形成,实则是“道”在《天人合一》的条件下,借助于人身“性命双修”(身心灵)这个特殊的器皿,所创造的“道”的“分灵”。
此分灵为“道”的清灵之气所化,所以与“道”同体,具备有“道”的一切特征,故能有神通广大,聚则成形,散则为气,显隐自如,分身散体,变化无穷,法力无边,不生不灭的智慧功德,此即为“神仙”。
这是一种只有学佛修道者自己才能体验到的,“道”交感于人体演化的玄妙景象(三元九运),这就叫“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抱元无二,万法归一),以道为准,以德行事!
修炼次第:
炼精化气……
炼气化神……
炼神还虚……
炼虚合道 ……
道是最高真理【“无为”】……
理是道的表现形式【天理】……
德是道的行为体现【修行】……
术是道的具体运用【无术】……

感恩宇宙万事万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