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大一生,每日凌晨才睡,大中午才起。起来开始长时间洗漱,细细装扮自己,然后人模狗样出门会友。会的自然也不是娇滴滴温柔小女友,而是四大光棍集合去搓一顿,去母校怀旧,去撸猫去KTV去SPA去观影……
那个时候,卑微的母上大人才能小心翼翼地去房间清理他祸害过的战场:被子永远是不叠的甚至快垂到地面了,衣服即使不穿也是不会挂起来的,只是与被子混成一团,垃圾桶永远是满的且忘记倒的,即使出门看到有垃圾也绝不会顺路带下去,只会熟视无睹忽略过去的……
高考一结束就去烫头发,幸亏还有底线,不至于是奶奶灰或者直接变成红男绿女。手机要买最新款的,电脑要买打游戏手感好的。朋友圈晒的是各种美丽生活,第一时间屏蔽的是每月准时上贡生活费给他的冤大头爹娘。我们总从他的姑姑阿姨那里知道他的近况,有时候她们还拉仇恨般主动提供她们的手机让我们得以难得一窥我家公子生活全景 。大学生如他总动不动在饭桌上提一嘴“我孩子以后读书主打顺其自然,不会强迫他(她)上很多培训班。成绩不好就读到哪里算哪里。”一副身受中国教育毒害有心理阴影苦大仇深的样子。当我们鼓励他接下去可以更努力一点,才可能让他的孩子将来不那么卷。他又不高兴了,说他不想卷。老母亲只好在心里默默吐槽这真是“长得不帅,想得倒挺美”。
离家那么近,他每周都回家。要不要在家吃饭,要不要回老家看望下爷爷奶奶外婆,都取决于他与同学是否有约。有约他必然赴约,家人第二位,朋友同学永远第一位 。假如有一天,他有了女朋友,我们不知还能不能保住第三位,估计是岌岌可危的。
回老家他也不缺小伙伴玩,那是同年出生打小一起玩的缘分。他们会去街上吃烧烤,会聚在一家打游戏。 今年,有个小伙伴有了驾照有了车,于是浪的范围肉眼变大了。他们会在除夕当夜去松兰山沙滩放烟花,会去石浦看电影,打台球。回宁波他就跑去小当家蹭饭,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趴,去唱歌一下午。他自己一个人也会跑去球场踢球,即使一个人也不认识。不过不认识有什么关系,多踢踢就认识成朋友了。
我告诉他记得与小伙伴们AA吃喝玩乐费用外,要记得AA油费,他听进去了,也这么做了。他说“原来会开车感觉那么好,以后的周末我都要去学车,把驾照早点考出来。到时我再攒些钱付个首付,爸爸你给我按揭吧。”我们被他逗笑了,不过有梦想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们提议全家周边就近走走,那是不可能的,他即使没约也懒得跟唠唠叨叨没情调的老父母出门逛逛去。所以初二夏天的南京行、小时候的庐山行、莫干山行、厦门行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最近一次出行就是高三时跟着我去了趟美丽的青海。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渐行渐远是刹那的事。隐约记得很大几年前的他晚上还会要求父母之一陪睡,转眼老母亲连进他房间晒个衣服都遭嫌弃,更何况是与他多待一会与他谈谈心了。得体地退出他(她)的世界,目送其前行,让他去交友,成家,试错,成长……是他(她)必经的人生之路。多尊重,多包容,爱是软肋,爱更要成为盔甲。
生活很美,世界很大,小子,慢慢走,欣赏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