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庐州府为明清所设,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合肥市,无为市以及六安市部分地区。1912年撤销。合肥是李鸿章的老家,他常被人称为“李合肥”。
优贡是从秀才中选拔出来的。清朝规定,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秀才)中考选一次,称为“优贡”,每省不过数名。
1896年的李鸿章
这一年,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时任京官,望子成龙,催促李鸿章尽快进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李鸿章在北上途中,踌躇满志,豪情大发,作《入都》诗十首,其二云: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他日燕台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这首诗极为赞赏,认为其胸有大志,能成大器。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鸿章果然在顺天乡试中取中举人。不过,在次年的会试中却落第了。
因为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同年登科,便令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在曾府中受教。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果然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其后,李鸿章一路建功立业。成为晚清重臣。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李鸿章“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有着灵巧的外交手腕。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