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267天。2020.11.15
听许老师督导和再看她著的书,给我思考最多是如何自然地创造和催化咨询中的“连锁反应”,SFBT是一个“希望与尊重的实用主义”,本着其哲学精神、人性观及专业价值,可能做到某一个点比较容易,但如何有效地将咨询理念、观点在咨询中发挥1+1>2,或者将每一个点都充分地融到面上来,值得思考。首先是咨访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效果和咨询持续进行下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FBT视咨询关系为’可以。把药吞下去(改变过程中)的一匙糖’”,所以创造尊重、信任、平等的咨访关系是“当事人于咨询师之间的情感联结和晤谈的治疗效益”。所以,咨询师要如何做,才能让当事人感受到尊重、信任与平等呢?咨询师的真诚好奇心和愿意多加了解的倾听姿态。“咨询师对当事人所表述的一切,包括经验、意义、期待较为主导及不凸显的生活面向,都持续保有好奇的心;对于当事人表达的负向看法与情绪,也会表示尽力的理解、接纳、赋予意义与价值。不过SFBT咨询师的好奇心并不企图往成因、解释或非礼的方向迈进,而是以当事人的知觉为焦点,并朝向建构解决之道的方向前进。”所以好奇心好奇当事人的一切,不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只是此好奇是以了解当事人的知觉、脉络和参照架构,及以发展共同“理解基础”的合作性咨访关系为目的,而非以挖掘当事人的隐私、秘密或八卦的彼好奇。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好奇当事人想要的生活以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思索要如何提出合宜的问句以及要做些什么,才会对当事人回到实际生活后有所帮助。”对,这点非常重要,从想要的美好未来联结到当下的生活实际,切切实实地落到可以立刻行动的一小步上,小的改变可以带来滚雪球的大效应,将愿景与现实做可能与希望的对接。周五的案例督导,许老师就说不管怎样,终究是要帮助当事人找到适合TA的方法回到现实生活中处理,如适应社会。许老师还说,咨询师是根据当事人的回应选择与设计问句,发展出想要的选择方向和促成目标达成的行动。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正向的“连锁反应”,一环扣一环。
以上“”的部分摘自许维素老师的《尊重与希望》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