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暖的港湾,是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家人有爱,母慈子孝,家会越来越有生气。家风正,则家庭和睦,言笑晏晏;家风不正,则子女背离,怨声载道。一个家的家风直接奠定了一家人的基本素质。我就出生在勤劳善良、母慈子孝、家庭和睦的家庭。
勤 劳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整日在外劳作,就连爷爷奶奶也是老当益壮,常年辛苦地面朝黄土背朝天。
那时,我们家承包的有一大片茶园,还把其他的耕地也改种了茶树,茶叶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每到茶叶的旺季,就是全家人最辛苦的日子。父亲是瓦工,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挣钱,母亲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个人操持,爷爷奶奶还帮衬着。
天刚亮,母亲和奶奶就早早地起床随便扒拉几口饭就出门了,爷爷年纪大了就负责在家做家务搞杂事;到了中午,爷爷就早早的把饭煮好,然后喊他们回来吃饭;下午爷爷也会去帮忙采茶。母亲他们就是用手一点一滴的挣钱供我读书,直至我读完大学。
家人的勤劳善良,幼小的我都看在眼里,小时候放学回家后我也会帮着爷爷干活,放假也会帮忙采茶,但采的不多,更多的是在家里做家务,煮饭,拖地,洗衣服。这也养成了我做事很有条理的习惯。
母亲是一个性格比较强势的人,什么都不愿服输,再加上自身的勤劳,简朴,里里外外一把好手。
父亲是个老实人,在家多是默默地做事。在我小学毕业时,父亲就凭借他勤劳、灵巧的双手,一砖一瓦,一檩一条,盖起了当时最流行的楼房。
父母的言传身教促成了我默默做事,不愿服输的性格。
孝 顺
父母家人的辛劳我都看在眼里,因此除了传承了家人的勤劳,感受最深的还是孝顺家人。小时候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尽量的帮家人多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学习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不需要他们操心,自己也非常懂事。后来长大了也会常常从生活费里攒钱给家人买好吃的,再后来参加工作了有能力赚钱了更是如此,给家人买他们一直舍不得买的物品。每次回家都会给爷爷奶奶带他们爱吃的。我是爷爷奶奶唯一在身边的孙子,也是他们最疼爱的孙女,也是最孝顺的一个。
其实不光是我一个人孝顺,父母对待爷爷奶奶何尝不是呢?虽然母亲很强势,但对待爷爷奶奶却是无微不至。奶奶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也是闲不住的人。大热天的中午还去柑橘树下挖草药,也不听劝。每次母亲都要劝奶奶在家休息,说到激动处还会吵几句,其实她何尝不是心疼奶奶呢?父亲虽然是上门女婿,在家话不多,但看到爷爷奶奶帮忙采茶辛苦也会让他们在家休息。而爷爷奶奶虽然嘴里说着好,却每次都跟母亲早出晚归。
家人之间的疼爱,让我感受了家庭的温暖,因此我也不想远离家人出去挣大钱。在我眼里,钱不是万能的。我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在家人身边,多照顾他们。虽然也会有争吵,也会有矛盾,但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顺!
良 心
在家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讲良心。所谓良心,就是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别人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个很正直的人,奶奶也是很善良的人。那时,村里的人都很敬重他们,家里有什么矛盾也是找爷爷调节。不为别的,因此爷爷最讲道理,奶奶最能安抚人心。后来,爷爷年纪大了,不怎么出门走动了,却仍然是村里值得人尊敬的人,再加上家人的孝顺,爷爷奶奶是村里最长寿的人,这也是我们家的骄傲。
我们家在村里也一直受到别人的好评,很少跟人结怨,也从不说人是非。凡事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占别人一点便宜。这也是家人教导我的。从我当教师后,我的良心观更甚了。从小书中就说教师是一项光辉的职业,不可以误人子弟。我做教师的要求,就是要讲良心,不能误人子弟。就是这个信念让我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受到了家长的认可,班主任工作也受到领导好评。教师吃的是良心饭,我会一直践行。
如果没有父母家人对我的付出,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在家人身上我学会了勤劳,孝顺,做人讲良心,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我的家人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家财万贯,也没有万千权力,有的只是一颗朴素的心,正是他们的这种朴素心才教出了一个有良心的孩子。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是幸运的,但未必是幸福的;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叹息声里,世人忘了一件事,贵子的贵,不仅仅是“金贵”,还有另一种“高贵”。勤劳的品格,孝顺的心地,与门第无关,却与幸福相连。于是,我们看到,多少豪门大族,薄情寡义,分崩离析,恩恩怨怨,多少平常人家,烟火绵绵,母慈子孝,幸福美满。幸福,与家风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