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文·心·声
借你的肩膀,让我自由飞翔

借你的肩膀,让我自由飞翔

作者: 小河七七 | 来源:发表于2017-12-23 21:30 被阅读206次

文  小河七七

借你的肩膀,让我自由飞翔

曾经在《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一节好课有四个标准,有人、有料、有趣、有变。

课堂上要有人。第一层要义,就是有学生,有生命的成长;第二层要义,就是有我们自己,有我们的个人风格,“我”的教学哲学;第三层要义,就是关注情境中的人,包括不在场的人,比如教材的编写者,教学纲要,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制定者。

课堂上要有料。关注课程资源,从实际学情出发,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自身经验积累,与学生的互动。

课堂上要有趣。天赋、洞察力、多元视野聚焦生命的挑战,创造全新可能学生产生发现稀罕之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发现,分享,引领神秘的境地,寻求宝藏。

课堂上要有变。人是活的,打破对他人、标准的迷信、挑战传统,不唯一。每一环节出乎意料,随机动态生成,根据实景调整教学预案和方法。

那时,我刚刚在南京听完肖特《好久不见》的作文课堂教学,对四有好课的认同完全因为肖老师不可复制的精彩课堂。可就在前几天,这样的认同感又一次让我想起了这篇文章,心生温暖,因为我走进了丁特和君姐的园林。

01

12月21号,初中动态监控抽查组莅临学校,领导安排我准备一节课备听。虽然重感冒一直咳嗽,虽然周四上午还要在市里参加教研活动,领导的任务推辞不得,没有办法,只得带病坚持,努力拼一把。

周四下午是作文课,本打算上一节作文指导,移植南通育才中学取得的真经,因为需要准备很多课件资料,时间又不允许,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学语文。

选课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次,从敲定课题到决定上课好像也没有纠结多长时间。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苏州园林》的第一课时教学任务,所以不用选,就是它。

这是部编教材八上第五单元说明文第二篇课文,考虑它的诸多设置目标,我该和孩子们学什么?怎么学?这些棘手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脑海里闪现。听了不少名师的课堂,读了名师不少的文字,我不想再走老路,不想考虑那些诸如抓住事物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考试必备神器了。关于说明文的考试系列,我们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已经完成,如果在《苏州园林》还这样教学,不说学生,我自己都腻了。

我该教给孩子什么,既老老实实学语文,又能推陈出新?我反复问自己。

我阅读《听王君讲经典名篇》,在君姐的课堂实录里寻求适合我们学情的宝藏;

我阅读《简约语文课堂——走向内在的丰富和诗意》,在丁特简约语文里发现大师经典语言的魅力;

我阅读文本,反复揣摩每一个字句;无数次设计课堂上学生能达到的地方,无数次说服自己推到重来;我读自己,读学生,读我们的实际学情。课例再好,不能贴着我们的课堂前行,也是徒劳无功,因为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学生。

为了备一节成熟的课,我放弃了参加市里特级送教下乡的教研活动,我不知道送教的是哪位特级,也不知道这样的机会还有多少。但是,我真的不后悔。每一次上课,都是历练。而这一次,我是借着丁特和君姐的肩膀,在他们的园林里自由飞翔,于我而言,这样的机会更难得,更应该倍加珍惜!

检查结束后,听课领导跟我反馈说,一篇说明文,上成了一篇美文鉴赏课,不落俗套,让他看到另一番美!我笑了,什么都没有说。感谢听课领导的认同,这是对我努力备课的最好褒奖。

我知道,我更该感谢丁特和君姐,是他们的文字,让我看到更美的园林!

02

世上所有的遇见,都值得倍加珍惜。因为一节课,再次和君姐丁特在文字里相遇,每次想起,都觉得美美哒。努力地梳理一下上课的思路,感谢叶老让我们相遇!

第一板块  整体感知文本

1.上节课,我们初读整体感知了文本,梳理了文章的思路。这节课我们一起完成这样几个学习任务。

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走进欣赏,探段落奥秘

品析句子,悟语言味道

借鉴模仿,微写作练笔

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抓住关键语段,把课文压缩成200-300字的短文,可以动笔划出来,也可以用笔写下来。

(学生跳读课文,圈画关键句子)

3.交流,补充,指读,并说说自己这样压缩课文的理由

4.明确:总分的说明结构,从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逻辑順叙。

第二板块  走进欣赏,探段落奥秘

(展示叶圣陶先生的资料)

叶圣陶这么大的文学家,他的遣词造句功力是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然我们可以在他的文字里,寻找方法,为我所用。

请同学们自读第3和第5自然段,比较阅读,说说你的发现。

(男女生分读,比较发现两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1:两段都有中心句,但是他们的位置不同。

生2:两段都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时,作者把苏州园林和古代宫殿近代住房放在一起比较。

在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时,作者把苏州园林和宝塔与道旁树放在一起比较。

生3:两段都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第三板块  品析句子,悟语言味道

叶圣陶先生被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即使是说明文,他的文字也是漂亮的很,这篇文章教了几个轮回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读他的文字。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两段文字,体会叶老语言的魅力。(一段是原文,一段是王君老师的文字)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有的是重峦叠嶂,有的是几座小山栽种着竹子花木,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阅历很丰富,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并且深知其中趣味,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记苏州城市,只觉得自己的爬山。

(学生阅读,对比发现两段文字里五处地方的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了叶老语言的魅力。)

我顺势利导,借用了王君老师总结的叶圣陶先生语言漂亮的原因:

有准确严谨的表达力

有典雅端庄的文言范

有从容流转的音韵美

有过目不忘的画面感

有气定神闲的情感流

引导学生分别从文本中五个段落里找到相应的句子去品味,验证,体悟叶老文字里的文言范、安静闲适、画面感、工整高雅、音韵的美好。指导学生美读课文,鉴赏语言的美。

第四板块  借鉴模仿,微写作练笔

每学一篇课文,我都会努力发掘文本的可用之处,引导学生习作练笔。我又怎会放过《苏州园林》这部经典呢? 

课堂最后,我要求学生借鉴本文先总后分的写法,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抓住主要特征,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微作文,字数在300字左右,尽量锤炼语言。

课堂上,我们没有完成练笔,但是这样的一次语文漫步,这样的一次语言鉴赏,让我们收获很多快乐!

03

牛顿说:“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熊培云教授说:“我能够从乡村走出来,并且还有一颗不算坏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文学的哺育。”

梅子老师说:“读书会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会及时补充你的贫瘠和不足,让一些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期而至。”

我不优秀,但是我很幸运。人到中年,居然还有一个不知名的梦想,这是我前进的希望和方向。

生命的长河里,遇到了那么多引领者,他们是老师,是朋友,是成长的导师,这是我的信念和动力。

感谢一路有你,成长的修行路上,借你的肩膀,让我自由飞翔。

相关文章

  • 借你的肩膀,让我自由飞翔

    文 小河七七 曾经在《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一节好课有四个标准,有人、有料、有趣、有变。 课...

  • 朋友,借你的肩膀靠靠

    朋友,借你的肩膀靠靠 当我累了,困了; 朋友,借你的肩膀靠靠 当我哭了,笑了; 朋友,借你的肩膀靠靠 让我疲惫的心...

  • 《给我能量》

    借你的微笑 给我最初的善良 生出我想要的翅膀 在高高的山岗 让生命的足迹 在辽阔的海面上自由飞翔 借你的安详 给我...

  • “我的肩膀借你。”

    01 小时候跟家里人一起看电视剧,我总是会注意到这个情节:女主在旁边哭泣,男主见状,便对她说:“我的肩膀借你。”。...

  • 借你的肩膀让我流泪(5)

    五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沉湎于写网络日记,你在无人知晓的某个角落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在无边无际的黑夜里,你看到...

  • 借你的肩膀让我流泪(6)

    六 一个去外地工作一年的机会,你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接受了。那是一个偏远的县城,穷山恶水,交通闭塞。 也许,你只是想...

  • 借你的肩膀让我流泪(3)

    三 其实这种沉湎由来已久,只是你自己没有察觉。在似乎永远定格在春天的那些岁月里,你沉湎于心绪的安宁和平淡的生活,恍...

  • 借你的肩膀让我流泪(4)

    四 一个人的夜晚,难免会陷入深深的寂寞里。你在自己紧紧包裹着的孤独里伸出冰凉的手,轻轻去触碰另一份孤独。 风说,我...

  • 借你的肩膀让我流泪(2)

    二 为寻一份置身世外不闻尘嚣的心境,你打开电脑上网。刚上线,就有信息过来:“你好,来了?”紧接着一个笑脸,一杯热茶...

  • 借你的肩膀让我流泪(1)

    一 那个秋日的午后, 你一梦醒来,惊得大汗淋漓。窗外阴沉沉的,似有雨要下来。你只是怔怔的,有些恍惚,又有些凝思。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你的肩膀,让我自由飞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zq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