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大多数人做一件事情,总带着一个目的。
选择专业,先看它就业前景怎么样,能不能赚到钱。迫于生计,总得先看看学这东西有没有实际的用处,生活中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从小读书,自打能识几个字起,都是先读文学作品,小故事,小散文,唐诗宋词,经典名著。
于是,长大了还是沿用着以前的老习惯,只要读书,总是爱读文学作品。有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好像读文学作品的确无法给生活带来实际的改变,它不像其他的一些技能,比如算账很快,比如会写编程,比如会绘画,会炒菜等等使用的技能。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我很丧气,好像很多年里,我都被骗了,好像因为对读书的理解太狭隘,才导致我不大会很多实用的技能,比如电脑坏了我不会修,对颜色的搭配也不在行,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钱,我却对财务管理和金融经济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等等。
我开始恶补这些从前不大重视甚至没接触过的知识,有空就读这些方面的书。但最后又发现,累的时候,生活感到无望的时候,还是又得重新回去读那些文学作品。
毛姆好像说过,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文学总能给人予安慰,让迷失的心灵有个去处,瞬间可以让人那颗担忧的烦躁的心平静下来。尤其是故事性强的故事,读起来往往让人忘记时间,沉浸其中,世界不知不觉地安静了, 合上书再回到现实中,生活的方向也清晰了。
快时代,慢下来。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力量,在这个节奏太快的时代,它就是能让人慢下来。
读专业性强的书籍,让人增加技能从而赚取更多的钱, 解决物质i问题,而文学作品,可解决精神问题,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生活的第一要义应该是干净。
(虽然干净有时会让人受累,为了追求干净也会被束缚住手脚,耽误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但干净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去做那些更重要,更有生产力的事情,请保姆来做清洁日常的家务卫生等活计。在生活条件还达不到的时候,自己尽量抽时间让家里和个人的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干净让人身心放松,让人从容,让人神清气爽,尤其是白色的衣服鞋子。早上用新买的皮革清洁剂擦拭了已经很脏的两双小白鞋,在白鞋一点一点变干净的过程中,我的心也跟着一点一点变的干净,舒适。感到一直在想着目标的紧绷神经跟着放松了下来。
我特别不喜欢做家务,煮饭洗碗这些,因为家务活很吃时间,这里清理一下,那里规整一下,没完没了的转圈圈,压根收拾不完。 但是用脑累了的时候,做一点家务活,是很好放松身体和大脑的方式, 就当是休息吧。
真的很喜欢穿白色的衣服鞋子,它们,让我的心感到干净、清爽、敞亮。 而且,还百搭,不用在衣着搭配上花太多时间,可以把时间拿来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把居住环境搞干净了,把自己的穿戴搞干净了,心里也跟着干净了,整齐了,生活更加从容,舒适,自信,愉悦,不焦虑。
出了门,也是容光焕发,对生活的掌控感满满,就更容易控制住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坚持去运动,形象气质好了,心情更好,又更加注重对生活的掌控感,形成良性循环。
有钱不等于富有,真正富有的人,是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时间充裕。 很多人都在追求财富,其实财富自由的核心是时间自由,时间不自由,有再多的钱没时间花,没时间享受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原本的意义。
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一句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