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法分子借助通信、网络工具实施的远程、异地、非接触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西藏时有发生,这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一大隐患。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骗意识,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迫在眉睫。近日,西藏自治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区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结合我区实际,组织23个成员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讲月”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西藏各有关机关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防范、识别、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如今,凡是持手机的人估计都接过诈骗电话,或收到过假冒短信,也就是说电信网络诈骗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相信大家都看过电信诈骗题材的电影《巨额来电》,该影片较好地科普了之前大众所不知的电信诈骗流程,披露诈骗电话背后一整套高度流程化的分工。影片引入一系列诈骗“术语”:菜商、卡头、话务员、车手、水房,每个名词都代表了一个诈骗环节流程。其中一条故事改编于2016年震惊全国的山东徐玉玉案,年仅18岁的她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骗子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走徐玉玉9900元学费,报案后她因情绪异常心脏骤停离世。《巨额来电》作为一部精细的防诈指南,受害人之所以受骗,很大程度上与受害者自身防骗意识不强有着很大的关系。新时期,必须强化反诈骗意识,筑牢全民反诈骗防火墙。要以西藏自治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讲月活动”为契机,坚持宣传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后续跟进宣传,确保后续跟进,进一步增强宣传的覆盖面和感染力。要突出加强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的主题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街道、社区、市场、广场、车站、旅游景点、交通干道、集贸市场等显著位置,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群众提升自我防范意识,积极营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高潮,营造防骗、反骗的浓厚氛围,确保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工作全覆盖、无盲区,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识别能力,从根本上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形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电信诈骗好比“纸老虎”,你强它就弱。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营造防骗、反骗的浓厚氛围,为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