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称是荒原狼,一头迷失在陌生的、难以理解的世界里的野兽,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再也找不到自己惯于呼吸的空气和爱吃的食物。
他的身上兼有两种本性,时而为人,时而为狼。当他是人的时候,充满了思想、感情、文化、教化和高尚,狼的那一面则会嘲讽他作为人的虚伪、滑稽和空洞。当他是狼的时候,充满了本能、野蛮、原始、卑劣和暗黑,人的那一面则在观察他、审判他、谴责他。
这两种本性在他的身体里相互对立和厮杀。于是,他成了一个矛盾的人,孤独的人、分裂的人。他一方面离群索居,远离尘世的庸俗,一方面又欣赏和羡慕着市井生活的凡常。他一方面优雅、博学、让人尊敬,一方面自由狂野、不可驯服、令人生畏。
他像一个智者圣贤般醉心于思考,但他谈吐低调,不露锋芒,从不试图说服别人,也无意证明自己。他洞悉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喧嚣纷扰,所有的蝇营狗苟,所有的狂傲自负。他自由而独立,从不屈从,从不妥协。于是,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周遭的空气逐渐稀薄,与人的链接越来越少,孤独吞噬了他,死亡成为唯一的紧急出口。
他的名字叫哈里,是德国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赫尔曼.黑塞在其代表作《荒原狼》中塑造的形象。这部作品被誉为的德国的《尤利西斯》,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轰动欧美,美国甚至有摇滚队起名为“荒原狼”。近百年过去,这部作品依旧好评不断,因为荒原狼孤独、绝望和分裂的内心世界不单只存于那个时代,他更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不愿意与自己和解,不愿意与这个糟糕的世界妥协的群体。他们之所以那么孤独和痛苦,只是因为洞悉了生活的真面目,很难去认真地热爱生活、热爱他人和自己,很难接受生活的愚蠢和粗鄙。
其实,黑塞这部作品可以看作他自己寻求治愈的旅程。他拿起一把刀,像剥洋葱般一层层地剖析着荒原狼的内心世界,展示生而为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诉说一个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在时代的夹缝里如何痛苦求生。困在人格的牢笼里,走向自我毁灭似乎成为他的宿命。然而,黑塞并没有那么悲观。他用精妙的构思和离奇的想象力为荒原狼找到了释放自我的出口。一切都可以重新构建,就像文中的魔法剧场,换个场景,换个主题,参与其中的便是一个全新的“荒原狼”,而这只不过是荒原狼千百个灵魂中的一个面。
“人生本是一场荒诞的戏剧,你要学会笑,你要了解生活的幽默,生活的绞刑架下的幽默。”这是魔法剧场里莫扎特送给荒原狼的话,也是黑塞想告诉每一个与生活倔强对抗的人。不要把天赋变成灾难,不要把思考变成牢笼,放过自己,与世界和解是最佳的出口,如果可以,永远不要选择死亡这一紧急出口,因为死亡只能带来虚无,而非想象中的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