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都南城外,有一小山丘。山丘不高,一到春天,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是京城中人最佳的春游去处。
不过,大部分人走到山丘前就会折道返回。却不知,如果再多走几步,绕过山丘后面,眼前就会看到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
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
茅屋里住着一老一少。看老人气质不同寻常农夫,举手投足间偶尔露出一丝贵气。少女虽然不施脂粉,只穿着素净的布衣,却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采。
老人看着在屋外忙碌的少女,轻轻叹了口气。一年前他因替人申辩得罪朝中权臣,已无端受皇帝猜忌。有人出主意让其献出小女绛娘给权臣,可保全家周全。老人一气之下,当即辞官归隐。只是看着绛娘大好青春年华,和自己躲在这山中,又觉得委屈了她。不过,他始终觉得自己走后,皇帝不久一定会重新想起自己的好来。到那时……
绛娘可不知道爹爹想什么,刚开始觉得在这小山中特别舒服,特别自由。以往爹爹要求她的很多规矩现在都放松了许多。可时间一长,毕竟是青春年纪,还是觉得寂寞了些。坐在窗前,拿出爹爹写的一首诗看了看,又工工整整地抄了一遍,然后贴到门外墙上。
咏梅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刚回屋不久,就听到屋外一个年轻的男子声音轻声吟诵,然后说道:此诗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萧索与无奈的心境,好诗啊。
绛娘一听,红了脸颊,咬咬嘴唇,鼓足勇气,托着茶盘从屋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年轻男子,见对方还在凝视着墙上的诗句,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公子,请用茶。”
年轻男子从思索中转过神来,见一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一时间,竟然有些看得发怔。绛娘脸更红了,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
年轻人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说:“小生姓崔名护字殷功,今日随意游玩,不知不觉离城已远,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忽然发现这里有一片桃花林,更想不到还有人隐居在此,打扰小姐了。敢问姑娘尊姓大名?”
绛娘听他说得啰嗦,低头浅笑:“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
年轻男子见姑娘不愿多说,随即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说到春天,诗情大发,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听得绛娘叹服不已。年轻男子最后似乎鼓足勇气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
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爹爹不在私自出来会客已是不合礼数。
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少年郎一瞥,一碰到他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的模样来。面对少女的无措,少年郎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少年郎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罪了她。于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觉便在言语上有了一些收敛。
眼看着太阳已经偏入西边的山坳,少年郎只好起身,恳切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上默默地目送着他渐渐走远。少年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少年郎走后,绛娘的心似乎也跟着他走了。每天在门前故意忙碌,眼睛却一直有意无意地看向远处,似乎一转头,少年郎已笑嘻嘻地站在她的面前。
转眼桃花谢去荷花开,枫叶红花雪花来。少年郎却一直没再来。
这一天,绛娘回屋晚了些,受了点风寒,竟然就一病不起。老人请了郎中来看,郎中只说心中有郁积,散不去则病不去。老人以为是绛娘受不了乡野生活的寂寞凄苦,寻思还是搬回城去住。想来自己已对权臣构不成威胁,也不会多为难自己,毕竟自己在朝中还有亲朋故旧的。
想不到把这想法说了之后,绛娘却死活不肯回去。老人只得依她。一拖又拖到第二年桃花开放。
绛娘勉强直起身看着窗外灿烂的桃花,想到去年与那少年郎的相处,虽只有片刻,却似乎已刻在生命中。看着看着,直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轻,越飞越高……
老人听到绛娘摔倒,赶紧跑进屋。随后雇马车送绛娘去城里医治。在城里名医的医治下,终于把绛娘从鬼门关又拖了回来。
挨了一月有余,稍稍好转。绛娘默默地对老人说:“爹爹,桃花都谢了吗?”
老人回答:“当然都谢了。”
绛娘抬头望着老人,轻轻地说:“绛娘想再回城南桃花里的茅屋看一眼,就看一眼,也就死心了。”
老人疑惑地望着绛娘,隐隐有些明白了什么,点了点头。
这天,绛娘和老人一起回到桃花林,远远看到茅屋门上贴上一张纸,上面似有字迹。绛娘赶紧跑过去,看着这张已经有些损坏的纸上写着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他来过,他来过了!”绛娘兴奋地对爹爹喊道,随即想到少年郎发现人去屋空,留下此诗后定不会再来。突然脸色灰白,吐血一口血,仰面倒下。
“绛娘!绛娘!”绛娘似乎听到有人在喊自己,是爹爹吗?不对,爹爹的声音没有这么年轻。是鬼差来带我走了吗?不对,鬼差不会这么哭喊。是谁呢?
“绛娘,我来了,你看看我啊!”这个声音好熟悉。啊!是他,那个少年郎,叫殷功的少年郎,他还是来了。
绛娘拼命的睁开眼睛,看到屋里全是忙碌的人群,有人在准备白色的布幔,爹爹坐在旁边抹泪,几个亲戚正在安慰他。而一个少年郎正趴在自己的床边大哭,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什么男女之防而拦住他。这正好可以让绛娘好好地看看他。多俊俏的一个少年郎啊,再想想他写的诗句,绛娘苍白的脸上竟然有了一些红晕。
少年郎趴着哭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突然看到绛娘正半睁着眼睛看着他,立即怔住了。随即一下把绛娘搂在怀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