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守望的距离》

再读《守望的距离》

作者: 東樓 | 来源:发表于2022-10-09 16:07 被阅读0次

  反复读《守望的距离》,默念、朗读,一遍又一遍,那些我已阅读数次且背诵如流的话语,却忽然有了陌生之感。

  我见过周国平先生,那时对他了解不多,不过是在一些走马观花中瞥见了他的名字,觉得他是个亲和的老头儿,那是我在尚不曾深读他的作品时的感受。

  前几次读《守望的距离》,依旧觉得他是个爱说玩笑,很平易近人的作者。直到今天又再一次朗读他的文章,忽然间,我觉得他是这样严肃。似乎先前那个幽默风趣的笔者不复存在了。

  我说他严肃并不是指他失去了平易近人的感觉,而是恍然间我看到了他那些好玩的哲学讨论背后那个面对生命充满困惑,又鼓劲探索,不知疲倦的沉思者。他站在那里,面对生命本身、面对精神世界深思时,没有一点可以玩笑的松快,反而是目光深沉,眉头紧锁,双手握拳,似乎在忍受着极大痛苦。但他的眼神里流出光彩,又在显示着他的兴奋,我觉得他是这样严肃,不容任何人上前打扰。

  他在书中写到一个人的灵魂是有深浅的,我相信他的灵魂比绝大多数人深沉、深厚。当他遇到挫折,遇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定不会显得烦恼和不安,因为他灵魂的深度足以让他对这些身外之事宽容和谅解,他一定会很平静地、从容的面对人生中许多重大的事,诸如灾难、死亡、病痛,因他的灵魂厚度足以让他负载这一切而不显过分吃力,而我灵魂的浅薄,一眼可见。

  在此之前,这本书我读过许多次,并且坚信自己将书中内容读明白了,领悟了书中的温情。然而再读此书,我恍然间觉得,我似乎从未读过此书。我对那些话语如此陌生,就如同初见一般。我确信,在此之前,我从未真的读过它。

  那我从前背诵自如的那些篇章是什么呢?也许是散文,也许是我自以为是的理解,但可以确定,绝不是周国平先生曾写下的思考。

  “当我们能够直接读上帝的时候,为何还要去读别人读后的抄本了?”当我真的有些理解那些话语并不止于表面的温暖,我也不用再去读别人读后的抄本了。读书的目的从来不是去摘抄,去理解别人的思想,而是为自己的思考寻找起点。我想周先生作此书的目的也绝不会是传教说理,而应是引人思考,去灵魂的震动中寻找创造的切入点。

  忽然也觉得读书是件很郑重的事,因为不只是去看别人的花园有多美,而是要随时准备好与主人会面,并且造出自己的花园。

  其实真正贯注了作者思考的文字都是严肃的,没有题材之分,没有内容之分。所有能真正称之为文学或艺术的东西都是严肃的,至于它的外衣是糖果鲜香还是枯木顽林,也全都无关紧要,因为只有真正读到它的那里,看到那个严肃的背影,它才真的算得上是被你读过了,否则沉溺于它的甜蜜糖衣或是荒原枯林都只能说,你与它曾有机会有一面之缘。

相关文章

  • 守望的距离

    《守望的距离》是哲学家作家周国平80-90年代的散文集,循着名声买来翻阅的,合上时却少许失望。 可能过了读散文的年...

  • 守望的距离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亚里士多德 初中时,《守望的距离》这本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第一次品读就爱不释...

  • 《守望的距离》

    这是至2009年为止周国平最完整的一个散文集,汇集了他从1984年至2002年发表的几乎全部散文。 都说男生不可不...

  • 守望的距离

    或许,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人生呢,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相逢中跋涉和流转,有些是行色匆匆的过客,有些是永驻心间...

  • 守望的距离

    —琼梓 世间所有,唯有等待漫长, 无知,希望,恐惧, 似乎关于天地所有都成永恒 无奈,彷徨 尘世间...

  • 守望的距离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距离是遥远的,你说,你一直都在,其实你并不在她身边,你说你一直在她身边,但其实,你并不在...

  • 守望的距离

    我身上必定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消化。——周国平 这句选自周...

  • 守望的距离

    今天有人问我:可不可以一辈子不结婚?是不是可以一辈子就一个人过? 本来不想再写爱情的,可是当下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年...

  • 《守望的距离》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 序言 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

  • 守望的距离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守望中度过的。父母守望儿女的长大,儿女守望父母的健康,人人都是守望者。 “妈,妈,我回来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守望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po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