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有病”,或许包括你,或许包括我,或许也包括他。“大家都有病”是我昨晚观看的舞台剧剧名。这部由台湾作家朱德庸创作,田沁鑫导演的癫狂喜剧,看后竟有些莫名的酸楚,在当今的社会下,我们每个人都在病态地生活。
剧中的“失败男”马尼,并没有像自己名字(money)那样有钱,而是一再遭受生活的抛弃和打击,穷困潦倒的他决定自杀。事事失利的马尼自杀时却一次成功,成为来到阴间的第一百万个“客人”。
百无聊赖的死神阿呆和阿苏商议要给来自人间的第一百万个死者送上一份“大奖”,一份人间至尊体验游,马尼阴阳差错地“获奖”了。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马尼经历了廻然相异的人生,与光怪陆离的各色人等碰撞出匪夷所思的故事,遭遇了朱德庸笔下的种种社会“病态”,或焦虑,或空虚、或狂买、或茫然,最后的结论是:大家都有病。而观众在田沁鑫的舞台上,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大家都有病”就像一根银针,刺进我们麻木的神经。“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更严重的是,我们这个世界所有城市面貌变得越来越相似,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雷同”。

我们跌进了一个物质的年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一种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斗着,但所谓的幸福,早已被商业稀释成单一的物欲,幸福失去了人性,失去了快乐,失去了未来,变成了贪婪的欲望。社会的快速“进步”,只让少数人得到财富,而多数人得到的只是心理疾病。
既然“大家都有病”,那如何“治疗”呢?方法其实很简单——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选择做自己多一点,选择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角落。


2011/12/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