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最近有一个《荟雅南洲——明代广东文人的艺术与生活》展览,自开展以来吸引不少观众。当下的广州一直被称为“文化沙漠”,言指其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不浓厚,但经过了解以后发现也并非如此,这从广州的一些人文景观便可窥一二。如市区内的陈家祠来说,作为清代的一个宗族书院,其中精湛的建筑装饰工艺,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各种彩绘,工艺繁多的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象牙雕、铜铁铸等,让人心生赞叹。历史再追溯远一点,西汉南越王墓的出土又让广州的历史向前推了2000多年。不止于此,据考证,新石器时代此处已有人居住。
浩瀚的历史长河翻滚不息,能留下点滴影迹着实难得。因此,每每在博物馆见闻有趣的事都能回味许久。元旦期间,在粤博逛了半日,再一次走进“荟雅南洲”的展厅,恰巧遇到一位身着汉服的志愿者在做讲解,她称受传统文化浸润较多,因此讲解起来深入浅出。
了解明代广东的书院及文人雅士,体验“读书人”的生活,想象走入他们的书房中,摸纸笔,看书架,试砚台,触臂搁,体会明代文人焚香、插花、奏琴、挂画、品茗的雅趣。
鲜为人知的岭南文人生活
下图还原了明代文人的书房空间布局。挂画,插花,抚琴,静坐。案前读书忘了时辰,远望夕阳无限,霞光攒动,转头取下墙上挂着的古琴,弹一曲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这景这情,也只能望图兴叹了。另值得提的是图右低扶手宽座面的椅子,用于盘腿静坐,有明一代延续了宋代文人对于儒释道的重视,很多文人雅士具有居士身份,在书房一隅,这个属于自我的天地里,潜心修身,砥砺人格,磨练品性,也是让人心生艳羡。
书房还原
这些精巧的文房用具,笔架,水盂,毛笔,臂搁式墨,各有其独特的使用方法。说起臂搁,对于我们还是陌生,古人衣袖宽大异常,提笔写字免不了会弄花的刚落墨的纸,同时也弄脏衣服,此时臂搁便派上用场,写完一列字后用它遮挡便解决上述问题。古人有古人的智慧。
笔墨用具
花器,插花要选花器,古人讲究,春冬用铜质,夏秋用瓷器,崇尚清雅,不用金银器。
兽形香炉
白玉酒壶
鲜为人知的岭南文人生活
鲜为人知的岭南文人生活
鲜为人知的岭南文人生活
唐伯虎的自画像。世人认为这位大才子一生风流得意,其实穷困潦倒了大半生。
鲜为人知的岭南文人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