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读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作者: 探路前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09:37 被阅读0次

原文: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沽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译文:

我们本来是贫寒之家,世世代代以清白相传。我生性不喜华丽,从儿童时代起,凡遇长辈给我金银装饰及华丽衣服,我总是因害羞而把它丢开。20岁那年有幸中了进士,在参加皇帝的赐宴闻喜宴中只有我一人没有戴花,直到同年说:"君命不可违抗",我才戴上花。平生穿衣只求其御寒,吃饭只求其吃饱,但也不敢穿上破旧衣服违背常情沽名钓誉,只不过是顺乎我的本性而已。众人皆以奢侈豪华为荣,我内心却以节俭为美。人们都嘲笑我过分俭朴,我却不以为然。我对他们说:孔子说过,"与其失之于奢侈不如失之于俭朴。"又说:"以俭朴失败的是很少的。"还说:"一个立志求道之士如果以布衣粗食为耻,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了。"古人以俭仆为美德,今人却以俭朴为耻辱,啊!这不令人感到奇怪吗?

近些年来的风俗尤其讲求豪华,仆人穿起了读书人的服装,农民穿上了丝面鞋。我还记得天圣年间先父任职群牧判官的时候,招待来客也未尝没有酒,不过劝酒只是三次五次,至多不过七次。酒是从市上买,果品不过是梨、栗子、枣、柿子一类,菜不过是干肉、肉酱、青菜和汤一类,器具无非是瓷器和漆器,当时的士大夫之家,家家如此,谁也不会笑话谁,倒是相聚之日多而礼数周到,物薄而情厚。近来士大夫之家酒一定要宫庭酒,果品与菜非要来自远方的珍奇特产,食品非要许多种,杯盘器皿非要摆满席案,否则便不敢宴请亲朋好友,常常要准备几个月才敢发出请帖,如若不然,人们便争相指责他如何如何吝啬,所以说能够不跟随世风讲求奢侈的是很少的。啊呀!社会风气如此衰败,当政者固然不能禁止,能忍心助长此风吗?

本文是司马光写给儿子的一篇家训,是整篇家训的开头部分。文章主旨在于作者崇尚简朴的美德,而鄙夷奢靡之风。

文章一段写作者本人是个节俭之人,从小时候就具有这样的品格,长辈给金银华服,都不会接受,并在二十岁中进士之时赴宴而不戴花,吃饭穿衣只是为了果腹和避寒而已,并以古人崇尚的勤俭美德去解释自己的种种做法。

文章第二段写了如今世俗多奢靡之风,特别列举了先父当时招待客人,与如今大夫之家招待客人做对比,体现了当时人们重视物质而丢弃简朴之风的状况。最后作者叹息,社会风气不能这样下去呀!

本文所倡导的以简朴为荣,以奢靡为耻的观点,在当时的士大夫家庭教育中具有进步意义,对我们现金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而今的社会物质很丰富了,人们就应该追求奢侈浪费吗?也不能,往大了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地球给与我们人类的资源很多,但也不是无限的,人类不能毫无限制地索取,否则,我们子孙后代还怎么延续?

今日练字

相关文章

  • 司马光:训俭示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

  • 司马光《训俭示康》·二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

  • 司马光《训俭示康》·一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

  • 司马光《训俭示康》·三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

  • 红色家训征文|俭以修身,廉以养德

    家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 <训俭示康>。意思是: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

  • 俭与奢——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对话

    北宋司马光于<<资治通鉴>>- <训俭示康>有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题记 现代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这...

  • 司马光《训俭示康》·四(完)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

  • 奢侈有理,节俭有过

    中国人自古以来把节俭视为一种美德。司马光在《训俭示康》里就说过: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而节俭也一直是治国的不...

  • 向大家推荐一篇极有现实意义的好文章——《训俭示康》(一)

    司马光,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曾为一代名相,地位显赫,但是,他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 这篇《训俭示康》...

  • 每天一则文言文故事之训俭示康

    训俭示康(节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s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