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三章,最深刻的是两个片段,一是瓦莉亚的死;二是保尔受重伤。
先说瓦莉亚,她在弟弟谢廖沙的发动下加入共青团组织,然而她因为不忍离弃自己的父母,留在村里,却被叛徒出卖了。她当时只有十七岁,先是被波兰白军强奸,她没有像城里的罗莎(和她一样遭受毒手)那样变成疯子,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她被判决处以绞刑,临刑前,“她实在是连走路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她临死前还唱起了《华沙革命歌》。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十七岁的年纪,在经历着极端的不幸和痛苦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让我真的无法想象。回想自己的十七岁,那时的我已经是大二学生,能吃饱穿暖,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有一些学习压力,但和瓦莉亚相比,那简直是不值一提。
看到她的生命在十七岁停止,我们不禁慨叹她的命运不桀,再想想我们自己,有句话大概这样说:每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我无法转述原话,每个活在当下的人,无法知道未来的生命长度是多久,但把握好当下,让当下的生命更有意义,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生命的价值。
再说保尔,对于他的认识,在这三章,他为了给英勇、不屈不挠的师长列图诺夫同志报仇,追赶溃敌时被榴霰弹片击中脑袋,连续昏边十三天,最终靠着顽强的求生欲望逃离死神的魔掌。
在他的医生尼娜日记中,其中有一段话让我感到保尔的坚强。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不断地呻吟或是发脾气,可是他却一声不吭,并且每次给他的伤口上碘酒的时候,他都不畏缩,全身挺得很直,像绷得紧紧的琴弦一样。他时常疼得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是从来也没哼过一声。
可是我们已经全都知道,要是他呻吟了,那准是他昏迷了。
我问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他说:“您读读《牛虻》,就明白了。”
看到这里,我不仅仅看到了保尔多么顽强的意志,他身上的忍耐力太强大的了。
我又不得不惭愧了,因为自己有时身体疲倦或不适时,内心会很烦躁,于是会把坏情绪发泄出来。真正能够管理情绪的人一定是内心忍耐力非常强大的人。看来,管理情绪可以从忍耐力着手。
也许有人会说,小说里的故事你也信,或者说,别总是代入自己。
也有人会说,时世造英雄,像保尔这样的英雄也只是沧海一粟,大多数人还不是那样平凡的死去。
是的,我同意英雄在这个世界总是少之又少,但我也想说,即便我们不能成为英雄,作为平凡人,我们能否让自己的生命里有一丝英雄的追求,让自己平凡的生命旅程有一点不一样的气息。
我不是崇拜英雄主义者,不过我的骨子里,有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追求平凡人生中能超越过去的自己,不再毫无目标,不再心无念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