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高分电影资源分享电影漫谈
窃听风暴…钢铁围墙下开出的人性之花(2022M10/50)

窃听风暴…钢铁围墙下开出的人性之花(2022M10/50)

作者: 超人也难做 | 来源:发表于2022-02-17 10:41 被阅读0次

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个名字而错过了一部电影,就像这个信息繁杂的年代,没有人喜欢在可能不感兴趣的人或事上花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而这部电影从名字来讲,直译是《他人的生活》,为吸引眼球被翻译为《窃听风暴》。怎么说呢,过于商业化了,本片的质感和水准我觉得不输《辛德勒的名单》,只不过聚焦的人群不同,引起的社会效应略小,以及宣发和主创的名气,导致反响远不及前者,但当年能够击败《潘神的迷宫》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说明其官方的认可。

就像我开头说的,正常人不会花时间在一个陌生人身上,而本片的主角却是一个以监听为职业的前东德“斯塔西”人员。因为自身的专业,以及如机器般缜密的思维,还有内心的信仰,被安排监听一名作家和他的演员女朋友。

因为名字的误导,开始我以为本片要拍成一部《潜伏》般的电影,等待着最后作家和他女朋友的反转。自以为是的以为猜中了剧情,可结局却狠狠给我来了一次打脸。简单的搜索了一下当时的背景,东德希望能够通过对所有管辖人民实施全覆盖的监视监听,一旦发现了任何可能颠覆统治的苗头就将被秘密蒸发。片中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扩大版的“集中营”,虽平时活的像一个正常人,任何人却无不人人自危,谈“斯塔西”色变。

有句话讲,绝对的权力,必定会诞生绝对的腐败。即便有着一批类似主角一样尽职尽责的骨干,也难逃自己成为所谓上层官僚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在一次次被忽视和挫败之后,他认识到了当权者的堕落和丑陋,同时见证了被监视者的浪漫和真挚的爱情。双方的强烈对比,让他的内心激烈碰撞,在挣扎过后他选择了维护内心的良知。即便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显的那样的卑微和迂腐,即便在仕途上从一片光明到被狠狠打入冷宫,他仍监守着自己的内心。

围墙再高,也挡不住人性的光辉。终于在柏林墙被推倒的那一刻,他和曾经被他监听的作家都像解开了脚底的枷锁。两个男人用自己的方式一个做到了默默守卫,一个做出了暗暗感激。一个明知不可为却依旧为之,一个明明可相认却选择不去打扰。看到最后主角嘴角细微而短暂的一个上扬,就像你看到了荒漠中开出了鲜花一样的欣慰。

想起了前段时间《人世间》里炳坤的内心独白,尽管沉沉浮浮,但还是要做好人啊。尽管环境会改变,形势也会改变,可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如何做一个好人。像片中的二位,虽遭遇了种种不幸,但始终能够坚持住这一个做人的根本,相信善恶到头终会有报。

本片是不可多得的电影,它拥有一种足以唤醒一个人内心最真挚的良知的力量。

相关文章

  • 窃听风暴…钢铁围墙下开出的人性之花(2022M10/50)

    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个名字而错过了一部电影,就像这个信息繁杂的年代,没有人喜欢在可能不感兴趣的人或事上花费自己宝贵的时...

  • 那些被片名拖累的优秀影视作品

    1、 窃听风暴! 窃听风暴! 窃听风暴! 不是窃听风云! 不是窃听风云! 不是窃听风云! 听名字以为是部无脑犯罪动...

  • “我们无处不在”——《窃听风暴》

    回顾历史 德国电影《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讲述了一个强权机构统治下的人性...

  • 电影短评

    Ⅰ 窃听风暴 【德】 ①白色恐怖统治下的东德,政治高压下,人性普遍懦弱,但仍有人反抗。 ②我恨克丽丝塔的的软弱和屈...

  • 《窃听风暴》被翻开的人性

    看前一半时以为是一般的谍报片,甚至步调有些缓慢无聊,除了开头那些犯罪心理学对话的精彩展现 然而感受到其中的人性转变...

  • 窃听风暴

    刚刚看了窃听风暴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西德统治下的国安部HGW监听一名艺术家及其女友的故事,该名艺术家为了德国...

  • 《窃听风暴》

    维斯勒为东德国安人员,专业性使他对人员监听和审讯都有很在行,他也是国安局重要的矛和盾。在官场之上,他没有去攀附上级...

  • 窃听风暴

  • 《窃听风暴》

    高中的时候在《第一放映室》听说,很想看,念了好多年。还依稀的记得文案是这样介绍的:一个人躲在阴暗处窃听他人的生活同...

  • 《窃听风暴》

    说实话,一开始气氛低沉,有点看不下去,差点放弃了,没有什么起伏,压抑感充斥,不太喜欢那种感觉。 看到一半,矛盾点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窃听风暴…钢铁围墙下开出的人性之花(2022M10/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ud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