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庭,每天都会有很多故事发生。今天我来讲讲爷爷和孙子的故事。
孙子2岁,在庭院里玩耍,时而跑到沙堆边铲沙,时而跑到水边玩水。突然他心血来潮跑到一盆正在开花的花卉边,停了停,就伸手想要去摘花,一边看护的爷爷立马阻止:不要摘花,不然爷爷不爱你了,爸爸妈妈也不爱你了,小朋友都不跟你玩了。
这时,孙子很生气,跺跺脚,哼…跑开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是,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疏解和引导,最最关键的是孩子摘花的引导,完全是爷爷的剧情太深了。而孩子是最大的承受者,极其悲哀。
首先:爷爷自己的剧情,遇到对方做了不对的事情,或者破坏规矩了。剧情立马上演,我的规矩是对的,不能打破的,把一件摘花的事件演变成别人对自己的爱。对就对了,错了错了,和爱不爱真的关系不大。
所以,我由此联想了好多好多。
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
我会打破自己的剧情。孩子还小,启蒙阶段,只要不是危险的动作,我都不会予以制止。当然,损坏花草这种行为,我会说,这是谁**种的花草,他非常爱惜,我不希望你摘他,我们可以轻轻抚摸他。
如果说完,他还是摘了。我不会打骂他,因为他三岁不到,做不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但是这里,我的态度在这里已经展示,并不多余。
其次,如果没摘,跑去玩别的了。那我会给他一个大大的肯定和鼓励:宝贝真棒,你没有摘花,认真听到妈妈说的话,我很开心,谢谢宝贝你的支持。
无论,我们做什么反应,都要保持一颗爱和轻松的心态。因为孩子会感知一切,包括能量。
育儿的时候,我给予最多的自由,这都是建立在爱之上。
并不是说,不给自由就没有爱。这个道理说不通,也不对。
育儿是一场修行,我且在路上。
写给读者的一句话:如果你看到我的文章,觉得同频,留下赞,我们一起交流育儿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