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就像今天属于互联网一样,未来属于物联网。这个令人满眼金光的前景,在区块链技术加入之后变得更加真实。
2017年,当杰克马充满激情地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甩出这个金句时,一定想不到他此刻的豪情,比起即将到来的一切,将显得如此的苍白。
这是一个马云的想象力也不够用的时代
就在马云说出这句话之后,IOTA、QTUM、WTC、ITC和INT等一批区块链+物联网项目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崛起,给困扰物联网已久的通信兼容、隐私保护与安全、数据处理、多主体协同等问题提供了大量颇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也给了资本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于是,嗅觉灵敏的资本以前所未有的急迫姿态,近乎无脑地投入这个领域的一切前沿公司,从5万倍的IOTA就可以略微窥见其中的疯狂程度。
时代进化的速度太快,让人头晕;而物联网+区块链的速度更快,让时代头晕。
曾经的万倍币IOTA已经成为过去式
当错过了比特币、以太坊和IOTA的我们以艳羡和急迫的心情谈论着下一个爆发的机会可能在哪的时候,却不知道,曾经把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的IOTA已经被自己的晚辈毫不留情地超越,甚至懒得打一声招呼。
事情很简单——在2017年,依靠“有向无环图”技术实现“零手续费转账”、更安全的“一次签名技术”和颇具创新性的“三进制算法”,IOTA创造了一种新的去中心化底层交易技术,成功地激活了市场的G点,暴涨53000多倍。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大家发现一次性签名对用户并不友好,零手续费转账无法避免大量的DOS攻击,而三进制并不成熟……就像随后我们看到的那样,IOT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进展,备受质疑。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在落地上往前多走一步,被认为“价格已经具有极高的风险”。
这听起来很残酷,但市场的逻辑就是如此。真正的投资者在意的不是区块链+物联网这个题材带有多大的炒作空间,而是其背后的技术逻辑的商业前景——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另类也可以传统,但最终目标还是能够快速落地,从而抢占物联网时代的先机,甚至更进一步,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标准制定者。
为什么INT更值得期待
说起实际落地的可能性,前些时候刚刚更新了2.0公链的INT无疑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说起INT(英特币),小白们可能略感耳生,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INT是全球首个从物联网结构体系演进的角度,自下而上打造而成的新一代物联网区块链交互标准和基础应用平台。
INT的技术、团队、落地性等方面,对目前绝大多数区块链项目,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更不要说还是位于资本最为关注的物联网焦点上。
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INT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动能:
/技术方案可行性极高/
纵观INT2.0版的白皮书,技术关键词陈述清晰,没有逻辑问题,可行性非常高:
INT通证:即INT代币,可以看做是货币化的物联网资源,以此鼓励人们开放自己设备的冗余算力,激发整个物联网的活力。
蜂窝网络:与手机的“蜂窝网络”的概念不同,INT在空间上进行分割,每个区域成为一个“蜂窝”,蜂窝之间的信号可以基本不互相干扰,这样就解决了通信频率冲突的问题,也可以让蜂窝成为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解决计算中心算力不足的问题。
零知识证明:如果把之前的加密手段比喻成一把保护用户信息的锁,那么零知识证明更进一步,做到了不需要传递用户符号,这是一项很有趣的创举,因为人们无法去偷一件“不存在”的东西,着就从根本上确保了信息流通的过程中个人隐私的安全。
双链共识算法:这是整个白皮书最复杂的部分,也是可行性最值得讨论的部分,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这一算法已经通过了验证,等于是从0到1,最难的部分已经攻克;下一步是更多链之间的共识算法,是从1到2,从2到更多……
/团队阵容强大到碾压/
从这个项目团队里,我们看到了中科院博士后、前铁路信号架构设计部部长、十年物联网领域技术大拿、Apache Mynewt代码贡献者、华三DDOS防护设备带头人、数学家……
而这个团队的成就,更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第一代基于GPRS的远程单兵生命状态检测可穿戴战衣
国内第一款麻醉深度测试仪概念产品
小灵通产品通讯平台和通讯协议系统
国内首款CDMA交换机
华为首款工业路由硬件AR531
高铁信号3oo3组合故障-安全系统
华三百G级DDOS防护设备
华为高铁信号2乘2取2安全系统
中国地铁ATP&ATO系统
银行间清结算区块链应用系统
基于ETH的车联网区块链应用“自动路况互换系统”
哦对了,还有他们的合作伙伴……
这样的阵容,不仅是当下大多数物联网+区块链项无法比肩的,也是当下绝大多数创业团队所望尘莫及的,要知道当年的IOTA,也没有INT哪怕一半的阵容。
/技术进化速度令人惊讶/
2018年2月1日,INT在上海发布了INT Chain1.0,上线设备依照pow共识实现了挖矿功能,并通过ZK-SNARK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了设备节点账户的同台隐藏。
仅仅两个月之后,INT就发布了2.0版本的公测,由原来的单链进化为更具可扩展性的“双链”架构,新的INT主链采用了全新的DBFT/DPOS共识算法,是对DPOS的重大改进。可以实现TCP/IP协议与UDP/IP协议之间的无缝切换,以保证在不良的网络环境下,仍然实现高效通信。INT新主链的“双链”架构实现了高计算和存储性能节点与低性能设备节点的高效跨链通信。这种计算与记账分离机制,有效地降低了全网的资源浪费。
而且INT新主链的设计预见性地采用了INT的智能合同,以此取代“以太坊”基于EVM的智能合约,即实现了智能合约的功能, 同时又保障了安全性和开发友好特性,可成功避免“以太坊EVM”漏洞带来的诸如BEC和SMT的黑客攻击。
这一方面是更务实的面向物联网的差异化应用,另一方面更能稳定高效的选出“超级节点”,实现业务可用性。
仅仅两个月,就做出了这么多的技术演进和突破。
/全球视野令人激赏/
物联网时代是全球的物联网时代,仅仅把视野放在中国,毫无疑问是鼠目寸光的,在这个层面上,INT比其他选手做得出色得多,因为在2.0的公测中,设备是在加拿大,德国,美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北京,成都,杭州,上海进行部署的,代码同步上传,公测全面实现。
这种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公测,才是一个以落地为目标的物联网项目应该有的做法。
未来属于那些实现未来的人
在日渐冷静的区块链领域,浮躁褪去,空气币和营销币必然成为泡沫。而成熟起来的投资者毫无疑问将更青睐认真做事、全力投入的团队和项目。
所以,让我们看一看眼下的现实——缺乏实用性的IOTA都能做到5万倍,充满漏洞的以太坊都可以做到十几万倍,除了结算清算缺乏其他用途的比特币都能做到数百万倍……而掌握了物联网时代钥匙的INT,到底应该有一个怎样的估值才比较客观呢?大家不妨在朋友圈做一个预判。
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未来。
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