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的状态也是此起彼伏的。期中考试后,学生中间出现了一种浮躁的气息,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涣散,迟到,说话,作业马虎等,虽无大碍,但会集腋成裘,犹如苹果烂了一点点会无限扩大一样,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原来的课前三分钟是用来预习的,可是这几天却因他们的散漫而荒芜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严重后果。看来只用温水是煮不了青蛙的,那就加把火吧!
老虎不发威,被小破孩当成了病猫戏耍,那咱就发一飙呗。
周四下午第三节,我去上课时,课代表一样组织不了预习,进班时乱糟糟的局面倒是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我自己的课可以调整一下课堂结构,但是其他老师呢?把这样的课堂氛围呈现给任课老师,给他们带来的负面情绪是什么?

把课件丢给毫无准备的课代表,让她组织本节课学习,我则在一旁观察他们学的效果。当一节课上完,学生没有一个能透彻地学会的。利用吃过饭的十五分钟重讲这节课,学生对这节课的问题才恍然大悟。这时,我告诉学生:据科学验证,学生休息到十分钟的黄金分割点(约6分11秒)是最佳时间,所以老师进入班级最为合适的时间也是上课前3分钟。故尔大家要利用好这三分钟,了解教学内容,打好有准备的战斗,而要想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既需要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也需要老师身心愉悦地组织教学,而老师的身心愉悦又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对旧知识的融汇贯通以及掌握新知的求知欲相联系。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在一定意义上超过了老师的教。而预习新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正像一节课“只讲不练 等于白干”一样,给还不能自律的孩子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还需课代表的带动和小组组长的督促,为此专门给课代表和小组组长召开了个小会,告诉他们自己在整个集体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并帮助他人的方法。

明确下周主要任务: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兼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学习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