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书
面临全新领域,注意力放在人身上,快速了解一个学科只需要读三个人的书
开创者:开宗立派的人。比如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开创者,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奠定了哲学基础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两点
1)直入主题,追溯知识的源头
2)解决某一问题,经济学为了解决效率、社会学为了研究不同阶层性质和诉求心理学为了分析人的精神状况。
分歧者:打破界限跨界的人。比如易中天写的历史书,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综合者:总结归纳内容最全面。遇到了范式危及,这个人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超越,如达尔文。
二、阅读前找全五位一体信息
1)作者背景
2)队友和门徒
3)对手
4)核心论点
5)代表作
用五位一信息绘制信息图如:

三、阅读小技巧
1)可以利用网络先找出全书主脉络,而不是从头读到尾,学会借力
2)借助手指强行拉快眼球的移动速度用手指辅助,在每一行的文字下面快速地移动,眼睛就会自动地跟上手指的速度。用手指快速移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强行地帮你提升眼球的移动速度。
三二一练习法:找一段文字,在第一遍时用手指快速地移动,在能理解文字意思的基础上读三分钟,记下你完成的位置。在读第二遍的时候,用两分钟的时间读到你前面标记的位置。在读第三遍的时候,争取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
3) 找关键词
阅读高手在看一段文字的时候,就是在找语义单元,也叫做关键词。不要以字为单位,也不要以句为单位,而是要以段为单位,一段话、一段话地理解。关键词一般是名词和动词,快速阅读就是要把眼睛快速聚焦到关键词上面。
如何找到关键词?其实非常简单,关键词一般在每段话的开头或结尾,绝大部分是在段落的开头。
4)拓展视野
就是一次性读更多的字。可以在书中找一段话,用卡片把这段字给遮住,快速地上下移动,然后再遮上这一段文字。在闪过几次之后,闭上眼睛回想一下刚才看到的内容,这样的练习可以帮你慢慢地扩大自己的视线范围。
5)主动
带着问题去读,你的效率才会更高。要不断地问,这个作者想说什么,作者写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带着预测去读,一边读一边梳理作者的写作结构,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6) 控制好节奏
阅读不要一味求快,要在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快速阅读不是为了让我们一味地加快速度,而是要学会掌握阅读的节奏。
7)抛掉没有读完的内疚感
如果你对一篇文章无感、对一本书无感,就可以直接去读下一本,千万不要被一本书给套住。放轻松,抱着聊天的心态去看一本书,抛掉没有读完就感觉内疚的心态,这会对你的阅读更加有帮助。
四、整理全书脉络——卡片法
卡片的种类:
* 术语卡: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
* 人名卡:阅读中出现过的人名,以及他的个人简介如何
* 反常识卡:有什么理论模型/推断证据/故事/行动,挑战了你的既有常识
* 金句卡:收集性感的句子
* 行动卡:写下你可以执行的行动
* 技巧卡:积累你学到的技巧
* 任意卡:此处自行发挥
在上述七种卡片中,最重要的是:反常识卡、人名卡、术语卡。反常识卡是在拓展你的认知边界,人名卡则是让你尊重知识源头的创造者。
制作读书卡片:
* 这本书的主题核心,就是最大的反常识卡,并且注意时间脉络。
* 根据反常识,再补充三个证据—就产生三张术语卡;
* 根据这些证据和案例,找出源头和提出术语的人是谁—产生一张人名卡,并且分析他为什么牛,有哪些作品,生平经历是什么;
* 最后根据他写的非常震撼的话语—产生一张金句卡;
* 行动卡是能够指导自己的行动的卡;
* 最后还有一张任意卡,记录个人阅读感想
一张反常识卡+三张术语卡+一张人名卡+一张金句卡+一张行动卡+一张任意卡,八张卡片可以囊括一本好书的核心内容。假设一张卡片 100 字,一篇千字文就出来了。
五、如何通透
读书通透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正反上下,古今中外”。
正:通过正面证据去验证书中观点;
反:通过证伪法检验与反思书中观点;
上下:在不同的空间维度读书与思考,以拓宽思维,提高创意;
古今:由今联想到古,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来理解问题;
中外:这个好理解,即从地域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