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2017年的第42周,沪指收盘3390点,距离2015年年中的疯狂已经过去了29个月。很多人还在5166点的高位站岗;还有很多人回本了立即赎回,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踏足股市半步;也还有一少部分人抓住了机会,赚的是盆满钵满。今天咱们不细说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输赢成败,咱们来聊聊平时不易发觉的——又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通货膨胀。
干货一:何为通货
通货:是指处于流通中的纸币、铸币、信用货币,这些现实货币的通称。泛指在流通领域中充当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纸币、硬币、支票、银行本票等。主要指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是中国的通货,美元是美国的通货,英镑(欧元)是英国的通货等。通货能否保持稳定,取决于纸币发行的总量能否与流通中的货币实际需要量相适应。
说人话,通货就是在人们之间流通的货币。
干货二:何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比如说,几年前你用1.5元可以买一块奶油雪糕,今天去超市一看,雪糕的价格变成4.5元了,1.5元只能买相同一块雪糕1/3的份额。再比如说,曾几何时,100万可以买某一线城市的一套复式楼,现在花同样的100万,只能勉强买这套复式的一个卫生间。
说白了,你手里的钱没有之前那么值钱了。
干货三:追击“通货膨胀率”
知乎上面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近十年的通货膨胀率大概在多少?答案五花八门,有回答13%的,也有回答18%的,更有不怕事情闹大者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30%以上。通货膨胀率13%,18%、30%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我现在有100万,那么经过多长时间,这100万会贬值到50万呢?
我在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算法——72法则——如果通货膨胀率为13%,那么用72÷13=5.5,也就是说,大概经过5年半的时间,先前这100万的购买能力就变成50万了。同样道理,如果通货膨胀率提高为18%,用72÷18=4,这个时间将缩短为4年;如果通货膨胀率高达30%,72÷30=2.4,那么时间还不到两年半,钱就已经没有了一半。
这类似于小学数学中的追及问题:
问:代表通货膨胀的A火车以380km/h的速度运行,我骑着一个——除了铃不响、剩下哪都响的——破二手自行车,以38km/h的速度进行猛烈追击,请问我怎么能够追上A火车?
答:出题老师你特么是疯了吧?体育老师快出来救场。
有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出题的老师没疯,这里面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我骑着自行车无论如何也追不上高速行驶的火车。如果我必须追上A火车要怎么办?答案是:要换比A火车更快的交通工具才行。
干货四:几种应对通货膨胀的办法
要想追上A火车,这里有几种交通工具供您选择:
1、存银行:3年期定期利率只有2.75%,速度慢流动性差。
2、余额宝:年化收益率长期在4%上下浮动,速度尚可流动性好。(余额宝是货币基金的一种)
3、基金:不同类型基金有不同的收益率预期,可正可负可赚可赔。
4、股票:别人疯狂我恐惧,别人恐惧我疯狂。
5、房地产:前10年最牛X的投资项目,但是不会一直牛下去。
6、投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枚火箭。
干货五: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聪明的主妇,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要想跑赢通货膨胀,需要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财体系。
把钱放在银行或者余额宝里面,比较安全,也具有一定的收益。但是,不能只把钱放在银行里,因为银行还有一个别称——“吞钱机器”,银行拿着大家的存款,以较高的利率进行放贷,再以很低的利率付给大家利息,本来应该为你生钱的钱,变成了为银行生钱。当然也不能只把钱放在余额宝里面,4%的收益率同样是在浪费你的财富。银行和余额宝的收益率充其量也就是将自行车换成了三蹦子,根本无法追赶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所以要在基金、股票和房地产方面做文章。基金也好,股票也好,实质上都是进行某种“商品”的交易。先看好一款“商品”,然后,低买、高卖、赚差价。但是操作不好很有可能买在了高点,如果在高点被套牢,那么这部分投资将会受到价格下跌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打击。所以,投资股票和基金,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切忌追涨杀跌,要牢记海浪的波动不会影响到洋流的走向。
为什么不把房地产和基金股票放在一起分析,是因为房子除了具有商品的属性,还有满足人们居住的自然属性。这样的不可或缺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让楼市中充满了炒作。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但是,如果你非常需要一套住房,那么也请不要犹豫,看好地段和价格果断出手就是了,毕竟家庭的幸福比几个百分点的收益要重要的多。
最后,说说最安全也是最具性价比的办法——投资自我。通货会膨胀,做人更需要“膨胀”。常常问自己,今年的膨胀速度是多少,我的能力多少年能够翻一番,能否跟得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和自己算一算这样的经济账很有必要。如果连自己能够控制的这一部分都无法实现,那么凭什么要求基金、股票和房地产这些无法控制的部分,给出超额的回报呢?况且要想做投资理财大军中盈利的前20%,最需要的是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