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瑜伽小白公开课
这一次做种子,比上一次要更得心应手。因为自己在瑜伽中,了解它,并且和自己的品牌构建很相似,在宣传上都比较的恰当。但是随着活动时间的临近,我越发的反思到了一些问题。
1.人数
人数永远是重点。这一次的活动,根据瑜伽馆的场地问题,我安排的是40人,在活动前期,我对于这40人非常的有自信。提前一个礼拜把活动链接做好,发现报名人数并不可观。
从周一到周五,稀稀落落的报名,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啊。截止周五晚上11点,报名总人数36人。
解决办法:不要仅限于朋友圈,要在各大分会群发布,或者是其他的活动群。我就是太局限了,自己放不开,都是以私发为主,好费时间。
确保今天之内,40人约满。明天电话确认,有多少人不来。
2.宣传
这一次的宣传很提前,这点做的不错。提前一周把链接做出来了,而且还在自己公众号上发布了文章,通过一号瑜伽的团队和大河读书会的群,都进行了宣传。
但是,在最开始的链接中,我放了一个新群的二维码,后来就导致这个群很多垃圾信息,每天都接连不断,最后只好解散了这个群,再开了一个新群。
解决办法:新群的管理要有方法,多图,多有趣。
3.人员确定
这次因为是瑜伽活动,在周五晚上都一一打电话确认了。从报名的36人中,有小部分是不来的,还有一大部分是电话打不通的,最后的一部分是确定会来的。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人数还是要确保。
解决办法:电话通知
Work
1.基本工作需要确保,按咕叽的话说,都是来求财的。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2.重心需要转移,需要真切明白自己的方向是什么。并且扎根下去执行。先将思维僵化,再执行,再深入,再思考。
3.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是真的只是在教,并没有学。我并没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反而有点照本宣科。以成人化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用小孩的角度
4.教育,教是首位,但是育是重点。很多时候在遇到事情时,要有明确的记录和反思,这样才有理可据。特别针对于特殊学生,那么我们任课老师,就应该写和家长的聊天或者学生的聊天。
5.不是一路人,但是也可以尊重对方的专业性。在保持自己专业的路上,越来越远。做不到开心,但是做到开放的心态。
6.不要把自己当做独特性,而且先找共性,再特殊。
银杏入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