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的早晨,凉意袭人。
七点多一点,热了碗剩饭吃罢,我便匆匆开车赶往第五实验小学,准备参加全县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比赛。
头天下午去抽签时,已拷好课件。回校刘校长听了我的说课,提议把我们学校开设的118个社团的图表,以及我一学年的课程安排,插入课件,进行展示。因此,我得一大早赶去重新把课件拷一遍。
我一边开车一边叽里呱啦地练习说课内容,路人从车窗听见,大概会误认为车里这个女人神经不大好。
比赛场地已有选手早早来了,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教师,化着妆,青春靓丽。而我,四十九岁了,素面朝天。两代人的比赛。
这次比赛采用材料+说课+当场答辩的形式。二十二位选手,我是3号。
说课比赛开始,限时十分钟。1号和2号两个小姑娘,口齿伶俐,时间都掌控得恰好。内行能听出问题,比如课程的真实性和开设历程。
上台前,再次提醒自己:平和心态、把握好节奏、语言要简洁精准。我参赛的课程是《童诗欣赏与教学》,结合课件呈现的要点和图片,我一气呵成,用了九分半钟。该汇报的,都说到了。没有失误。
自己的比赛一结束,我就急忙回到学校上课。赛前这一个多星期,几乎全部心思放在准备比赛上,语文课没有好好备,怎么上课?一沓沓的作业试卷没批改,怎么及时反馈?
紧张的比赛过后,我愈发现:教室,才是老师应该深耕的田地。我更喜欢安安静静地教书。
回到学校,一连补上了三节课。
课后服务结束后,带着一身疲惫,听着《500Miles》,感受着自由轻松的美好。
教导处刘主任打来电话,告诉我比赛结果:总分第三名。她比我还高兴。如果不是因为她一直理解我,支持我,对我好,我怎会参加这次比赛呢?
学校今年的职称赋分标准一改革,论文取消,教学和荣誉各需六件。急着晋职的老师争着参赛拿件。
这次全县校本课程优质课比赛,我们学校报名的就有六位。而学校只能选拔一名参加县里的比赛。这就牵扯到同事之间的竞争。
我们六人先在学校进行了一场选拔赛,分管领导参与,一线教师评委打分。
当得知由我去县里参赛,我敏感地察觉到,急着参赛的个别同事,跟我说起话,态度怪怪的,略带讥诮。有个平时见面就微笑打招呼的老同事,跟我走个对面,视而不见,冷若冰霜。这就是竞争的弊端。
对晋职称这事,我身边有的同事情绪很强烈,脸上挂着功利和急躁。也有像我这样持顺其自然态度的。
晋职,无非是名与利。它果真名符其实,决定人的幸福指数吗?
因为忙,好多天没陪女儿去公园看花了;因为忙,好多天没仔细看LG的脸了。我对家人和朋友说,从此后,告别比赛。我只要安安静静地读书教书,好好的陪伴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