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刻意练习思维模型,学一门知识或者技艺,分为三步:
1、找到背后的模型
2、刻意练习
3、及时反馈
我尝试用按刻意练习思维模型来拆解写作技能。
第一步找出写作背后的模型,即写作的本质。
我理解的写作的本质是,用文字传递价值。
这里有两个关键字,一是文字;二是价值。抓住这两个关键字,就抓住了写作的本质。
中文大概有近10万个汉字,据研究者统计,常用的3500字就覆盖了所有现代出版物用到的99%的汉字。所以绝大部分人写作就是用这3500个字来遣词造句。
所谓价值可以是客观事物、思想感情或者是知识信息。
第二步刻意练习。
这步尤为关键,练习什么?练习写作的本质,就是练习如何使用文字和阐述价值。
练习如何使用文字就要练习修辞手法和行文方式,修辞手法和行文方式的运用能增加文章的张力。
中文的修辞手法分为63个大类:
比喻,比拟,避复,变用,层递,衬垫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针,对比,对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跳脱,转文。共计63种。
不要被这63种修辞手法吓到,因为常用的不多。
行文方式就是行文的顺序和结构,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不同题材的文章写作顺序稍有不同,像记叙文,有正叙、倒叙、插叙、补叙。
练习如何阐述价值,阐述价值前,你首先要学会提炼价值。描写物体时,物体的特点就是价值;表达情感时,情感的特征就是价值;传递知识时,知识本身就是价值。价值的提炼,需要用到人的五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尝到什么,摸到什么,最重要的是这些感觉有没有直达你的内心,给你带来深层次的感受。
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你首先要感觉到,然后才能感受到。你看有些作家的文字很细腻,能注意到我们常人平时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的细节,因为他们在感受生活,而我们只是在生活。
第三步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的作用和我们日常开车时用的GPS一样,能及时的告诉你,哪里出了问题?如何纠正?这样就能少走很多弯路错路,尽快地到达目的地,所以建立一套反馈系统。
反馈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内部反馈
内部反馈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反馈,写完之后,自己先通读一遍,检查语义、语法、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然后还要想想哪些部分可以在丰富或者精简。一开始这样做肯定会很耗费时间,写一篇文,然后在修改可能要几个小时,但是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二是外部反馈
建立外部反馈最好的途径是找几个有写作爱好的小伙伴组成写作小组,写完之后,请大家点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自嗨。写作小组的另外个作用是相互激励,所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某个成员写不下去的时候,可以从小组获取继续前行的动力和支持。
网友评论